第55章(1 / 2)
虽然已经亲历了无数次,但每次看到反应炉的时候,研究员们还是会感到惊奇。科学加玄学,无法解释的能量交换,但又扎扎实实能把不同品种的植物融合,要不是亲眼见到,谁能相信呢?!
“梭变2号,农场已经找适合的土地试种了。”
张教授笑着将厚厚一叠材料递给宁小统。
“第一批梭变玉米预计三个月后成熟,农研院想全部做种测试二代性状,问问你的意见。”
“他们说了,会把种植记录实时传递过来,发到你的邮箱。其中那几株优良品会单独栽种,农研院希望它的性状能维持超过三代,你同意吗?”
同意,当然同意。
宁小统点头。
他的实验材料和设备都是农研院出的,实验产出的玉米种农研院也价付了款,人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他翻了翻手中的资料,发现竟然是已经测定完成的融合反应量化表,后面还附有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组合属性,顿时大喜过望。
“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接下来的战斗要你自己来打。”
张芸教授笑着摸了摸宁小统的头。
“祝你成功。”
宁小统,踌躇满志,热血上头。
这大概是他生平第一次被寄予厚望,虽然略有点压力山大……可是没关系,统的压力就是动力,而且统现在还有了秘密武器。
嘿嘿嘿……宁小统看向一旁的大型计算机。
张教授可不是空手来的,她带来了最新研发出来的大数据计算平台。苏杭师兄根据宁小统的需求,特别编写了一个育种融合炉模块,并将他们这些天的实验数据全部导入,可以进行确定规则下的模拟实验。
当然,规则也是他们根据每次反应吐出来的报告总结的,未必完全正确。
可随着数据不断被写入,规则的调整也会愈发精细,总比宁小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撞强。
今天他要做的,是大豆育种的模拟。
这也叶柳娜的请求。
叶师姐研究大豆育种13年,对大豆生长的每个关键点都知之甚详,毕生夙愿就是能帮助家乡重现大豆产区的辉煌。
是以她到达农场后,她就利用自己兼任农场学校老师的便利,时不时在课上给宁小统潜移默化地讲大豆的历史和常识,鼓吹大豆之于华国人的第一重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