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0节(1 / 2)
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日、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
全部遭受清算
当然,由于罪有轻重,这些人的处理也不一样,比如为首的朱国弼直接全家发配海南卫,日后若是朱由榔有兴趣开拓海外,说不得就成了第一批“海外移民”。
其余大多也是抄家发配,部分当初被裹挟的,只抄家、不发配,还有如魏国公徐文爵、临淮侯李祖述,在明军光复南京的过程中,主动联系配合锦衣卫与陈子龙等人,参与夺城,再加上当初降清以后,也没有继续在清廷之下任职,降爵一级,罚没家资一半。
至此,大明开国以来的公爵,竟是只剩下了黔国公沐天波一支尚存,当然,也不是没有鹤立鸡群,大节无亏的。
比如常遇春十三世孙,怀远侯常延龄,在南京失陷后,出走城外,散尽家财,组织乡勇坚持抗清,虽然力量弱小被多次击败,最后只得隐居山野,汇入自家夫人、子女开荒种菜、自给自足,表示“不食周粟”但毕竟勇气可嘉,克复江南后,朱由榔赐银五千、绢帛二百匹。
结果被常延龄拒绝,表示自己“空无功勋,本有愧先祖,安敢叨扰天子,惟愿效命朝廷,以偿所过。”
朱由榔又了解,这位当年明初猛将之后,却是个清流士大夫的文人性子,早在崇祯年间,就屡次上疏朝政,很有见地。干脆提拔为浙江按察使,改封开平侯,开平是常遇春的封号(开平王),以彰其不忘先祖荣辉,坚持气节。
随后浙江推广新政,常延龄按察地方,秉公无私,处理了不少违法士绅,颇有廉名,朱由榔更为欣赏,打算锻炼几年后,可提拔为一方干臣或朝中御史,日后若是入阁成为一代宰执名臣,倒也算是段佳话了。
除此之外,就只有刘伯温之后,诚意伯刘孔昭,在南京失陷后,逃亡浙东,与朱以海、张名振他们联合抗清,被提拔在军中任职副将,不必赘述。
第8章 抄家(下)
不过朱国弼等人倒也不必沮丧,因为马上又有人来陪他们了。
不仅只是勋贵,某些“气节骨鲠”朱由榔也没理由放过,卖主献城这种事,即使放在他们文人的价值观里面,也是该自裁谢罪的,当然,这些人恐怕是没这个勇气。
只可惜,带头投降的内阁学士王铎早在明军东征之前,就非常果断的跑到北京去了,还被多尔衮任命为礼部汉尚书兼宏文院学士,编修所谓“明史”。
剩下的如弘光朝礼部侍郎梁云构,同样在北京当上了户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原兵部侍郎李绰北上任职工部侍郎。
要说文化人还是聪明,早在朱由榔桂北之战后,原本那些于多铎南下之时,“立有功勋”的文官,大多已经找了各种关系,跑路北方了。
相较而言,反而是钱谦益这类人比较尴尬,一方面,当初南京投降之时,身为礼部尚书的钱谦益的确是带头了,但另一方面,降清之后,钱谦益又没有人家王铎、梁云构之流“识相”,在北京干了不到半年就辞职归乡。
这就属于给脸不要脸了,钱谦益一回南京就被洪承畴派人监视,后来还和浙东方面的朱以海政权不清不楚,被牵连入狱,又关了一年大牢才归往江南。
朱由榔对于钱谦益其实谈不上什么愤恨,毫无疑问,对方的确是贪生怕死,可谁又不贪生怕死呢?当年清军大举南下,扬州屠城,数十万生灵涂炭,明廷看起来还有十几万大军,其实早就都是惊弓之鸟,皇帝都跑路了,那些个军头们怎么可能会给搭上自己的性命?真论投降,那有人可太多了,至少在剃发令下达之前,老百姓也是倾向于投降的。
从历史上看,钱谦益降清后,其实也没造成太多破坏,当时降清的文武官员太多了,但事后主动辞职不干的,还真没几个,钱谦益就算其一,并且后来也为永历政权、鲁王政权和郑成功等抗清运动给予了不小资助。
但是,降了就是降了,这是无可争议的罪责,钱谦益身为礼部尚书、东林党魁,没有抵抗就是没有抵抗,纵使他有万般理由,日后再怎么补救,也无法改变那一天的所作所为。
身不由己不是理由,否则,朱由榔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人家常延龄、刘孔昭、沐天波,还有陈子龙、夏完淳这种人?人家难道没有身不由己?
故而,朱由榔的处理是,不杀你,但也不会用,抄家,革去功名,一把岁数,自己了却残生吧。
当然,这也还有另一个缘故,钱谦益是瞿式耜的老师,无论如何,朱由榔还是比较在意自己这个亦师亦臣的首辅的,如果钱谦益死在瞿式耜任职期间,肯定会受人议论,这年头师徒关系犹如父子,有时候比君臣还重要,就算瞿式耜没意见,也会对他的声誉造成影响。
老瞿这几年为自己殚精竭虑,朱由榔不愿意让他背受不该有的骂名。
等李景兴亲自带兵上门时,钱谦益府上大门已经打开,其人免去衣冠,主动束手就擒,看来早就知道自己的结果了,倒也不必李景兴多费麻烦。
身侧一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美艳妇人,身着青色布衣,沉默不语,只是扶持着已六十多岁的钱谦益离开。
李景兴挥手,兵丁涌入府中,查抄财产,贴上封条。
几个儿子倒是想上前阻拦,但被钱谦益制止,这一刻,他倒是有某种解脱般的快感。
-------------------------------------坤宁宫后面的内花园,原本许多碍事的崎岖山石之类被朱由榔让人搬走,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子,还在池塘里养了许多鱼。
至于中间的亭阁之外,更是被清理出来,立上草垛箭靶,朱由榔每日辰时在此练箭,这年头弓箭还是蛮管用的。
尤其是之前被多铎射中一臂,虽然好在铠甲精良,伤势不重,休养一两个月后,也好得差不多了,但依旧被朱由榔视为耻辱。
皇后王芷带着几个宫女在菜园子那边看了看,朱由榔非常有兴致的在内花园的菜园子里搞起了“大棚蔬菜”,结果说出这个想法后,才被告知,这年头早就有“大棚培育”了,早在汉代便已经有了,当年北京紫禁城内皇室冬日蔬菜供应,就是靠这“大棚”培育的,只是成本太过高昂,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朱由榔捻起一羽,张弓搭箭,面对数十步外的靶子,仔细瞄准。
“嗖!”
放下弓后,身侧皇后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盘刚摘下的蔬果,二人却不是直接吃,朱由榔颇有兴致的和妻子一起,洗干净蔬果后,将其切片,用自己早就预备好的烤架、铁签、调料之类弄好,再加上早就让御厨腌好的羊肉、鸡肉,竟是整上了烧烤。
二人犹如后世野炊的小情侣般,手忙脚乱弄了好一阵,皇后原本对于自己丈夫某些无厘头举动深恶痛绝,但毕竟也只是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很快就被带歪了,总是有娇憨可爱一面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初春未至,天气依旧显寒,夫妻二人在凉亭之下,烤着炉火,吃着烧烤倒也惬意。
外面,李景兴换下甲胄,身着官袍,前来觐见。
李景兴算是“内臣”,没太多讲究,只是征询同意后就走了过来汇报
“陛下,查抄之事,已经基本了解。”
朱由榔啃了一口手中撒了辣椒面的烤茄子,穿越明末就这点好,辣椒已经传入中国,但此时的辣椒,更多是被当做一种观赏植物,或者入药,很少有当做食材的。
自己让御厨拿辣椒做菜时,很是让见多识广的大厨们愣了好一阵,皇后王芷也是对自家丈夫的稀奇古怪表示无语,差点没请两和尚道士来做法事。
但很快,朱由榔发现,这位出身苏州的皇后,居然比自己能吃辣……
丢人,太丢人了。
不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由榔行事朴素,不喜欢搞虚架子,由于许多大臣入宫奏对时赐宴和皇帝吃饭,天子喜欢吃那种名叫“番椒”的红果子,而且还给这玩意起名“辣椒”的说法迅速传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