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272节(1 / 2)

加入书签

崔信赞赏的点点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哎,崔信真是不了解自己这位未来快婿……李善现在更加怀疑刘世让,如何敢让其留下。

刘世让在代州、朔州旧部甚多,如果昨日抵达马邑,找机会将消息送出去,如果这股突厥骑兵是从云州南下,的确是赶得及的……李善想了想去,只有这种可能性。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性……如果另有人暗通突厥,今日突厥骑兵突然出现,刘世让试图以此洗刷身上的嫌疑。

李善脑子有点乱,会是李神符、李高迁吗?

他们的确有这个动机。

但当日自己是启程时候才宣布刘世让随行的,之后李道玄就接管了雁门关,断绝出入,李神符、李高迁怎么送信的?

从代州去云州,并不是只有雁门关一条路,山间总是有小道的……但不可能携带马匹,走到云州去报信,来得及吗?

想来想去,还是刘世让的嫌疑最大啊。

放缓马速,李善眯着眼打量对面两人,一位略为年长,肤色黝黑,嘴角挂着笑意,另一位略为年轻,眉毛上挑,正盯着适才大发神威的刘世让。

“不知是哪位贵人?”李善笑着拱手,“还请苑公代为引荐。”

听见“苑公”一词,而不是“芮国公”,苑君璋大感李善厚道,介绍道:“这位……”

突厥中年人笑着打断,自我介绍道:“汉人称某为郁射设。”

郁射设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的三人,之前苑君璋已经提过了,一位是他认识的刘世让,一位衣冠长袖,应该是唐皇遣派的使者……而这位代县令却走在前面。

噢噢,原来是郁射设,处罗可汗三子,和自己打过交道的阿史那社尔就是他的哥哥,李善脸上笑意更浓,“久闻处罗可汗盛名,亦闻足下之名。”

处罗可汗暴毙后,颉利可汗上位,郁射设先是被发配到夏州北部,监军梁师都,之后又来了朔州,监军苑君璋,半年前高满政驱逐突厥,郁射设败走……此来搅合招抚事宜,倒是符合身份。

不过,李善记得苑孝政提过一次,郁射设的立场和阿史那社尔不同,他与颉利可汗不和,与突利可汗关系极好。

各种信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善看向那个年轻人。

“汉人称某结社率。”

李善心中一定,“原来是始毕可汗之后,久仰了。”

结社率是始毕可汗的幼子,换句话说,他是突利可汗的亲弟弟……这样的人物,天然就是突利可汗的嫡系人马。

感觉到手中的潮湿,李善在心里嘲笑自己……刚才还提醒自己每逢大事有静气呢!

但没辙啊,如果来的是依附颉利可汗的人马……十成十会将自己献给欲谷设,而面前两位都和突利可汗相善,这种可能性就小多了。

结社率不耐烦的问:“你是何人?”

“在下代县令李善。”李善笑着说:“难道足下未闻馆陶县公之名?”

“哈哈哈……”郁射设长笑一声,两腿一夹,趋马上前,伸手握住李善适时递来的右手,“原来是李怀仁!”

“难不成是社尔兄告知?”李善手上用力,“去岁道左相逢,一见如故,思念至今!”

“哈哈哈,二哥赞足下有子房之谋,陈平之智。”

“在下名扬山东,多赖社尔兄此言啊。”李善在心里嘀咕,这位汉话说的流利,就连典故都知道……事实上,突厥上层贵族中,通晓经史的并不是个例。

“哈哈哈,难道不应该谢另一人吗?”郁射设笑得前仰后合,“二兄时常谈起,但那人更惦记足下。”

李善知道对方说的是欲谷设……这也正是李善第一时间就坦诚身份的原因,敌人的敌人,可以做朋友。

其余诸人都有点无语……只看着这两人聊的兴起,眉飞色舞。

刘世让长长吐出一口气,居然还有脸怀疑我暗通突厥……听听吧,他都和阿史那族人称兄道弟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见如故(二)

“苑君璋,你好大的胆子!”

“唰!”

皮鞭破空声响起,将案上两只花瓶扫落,碎瓷片四溅,站在那一动都不敢动的苑君璋犹豫着要不要跪下求饶……叛逃被逮了个正着,真是夭寿啊!

夹杂着突厥语的叱骂从结社率嘴里喷涌而出,无论如何,刘黑闼、高开道、梁师都、苑君璋等人都是背靠突厥或抵御唐军,或侵袭唐土,如今刘黑闼身死,其他三人很受突厥上层的重视。

其实突厥多次侵袭河北、河东、关内,但实际上突厥的领土和李唐疆土接壤并不多,中间就是以这些军阀为缓冲带,他们的动向有着很强的警示意义,李唐招抚苑君璋……意味着唐朝有与突厥一争高下的雄心壮志,这是突厥难以忍受的。

好一会儿后,一直保持沉默的郁射设摆摆手,“坐吧。”

苑君璋迟疑着坐下,半个屁股都是悬着的……心想如果崔信、李善、刘世让死在马邑,自己在唐朝那边就算是绝了路。

但转念一想,李善做事也太不谨慎,必定有人暗通突厥……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还好消息应该是送到云州的……苑君璋很清楚,一个月前,突厥西返,大部都回了草原,欲谷设回了五原郡,郁射设驻扎在云州……为的就是防止自己丢了马邑回返云州。

想到这,苑君璋有些庆幸,还好来的是郁射设和结社率,如果是欲谷设……

“投唐之举决不许。”郁射设轻描淡写的提了句,他很清楚,自己已抵马邑,苑君璋绝不敢继续还没完成的受招抚典礼。

“是,是。”

郁射设饶有兴致的问道:“何人为说客?”

苑君璋迟疑着支支吾吾,郁射设笑道:“想来应是李怀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