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悲痛和庆幸(1 / 2)

加入书签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等开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好开展接下来的大规模行动。

此时,在山谷小镇的军营餐厅,新光复会的一干骨干核心们借着为吴楚接风洗尘大次大喝,脸红脖子粗的互相争论,觥酬交错气氛热烈之极!

要知道,山谷小镇草创阶段可是什么都缺,几万人的吃饭问题就够饿让人头痛的。虽然新光复会不差钱,可是为了不引人挂住,粮食和大部分建筑材料只能分批分批运送进来,甚至还不得不借助附近真正的土著山贼和民党力量帮忙运输,日子不免过得紧巴巴的。能有饱饭吃就不错了,偶尔能打到一点山货就高兴得不成样子,像今天这样放开了肚皮大吃大喝还真是少见。要知道,这里绝大部分同志在家里都是少爷,何时吃过这种苦头?

吴楚心中满是感慨和满足,眯着迷蒙醉眼看着同志们一个个乐开怀的笑容,心中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一股浓凝的使命感升上心头,眼框一热差点掉下雷来。一仰头将杯中米酒喝干,心中默默念道:“看到了没有大哥,这就是小弟的选择,革命的希望和未来就在眼前。希望以后带给家人的是安慰和喜悦,而不是痛苦和绝望……”

从小他就受到哥哥吴樾的影响,包括接受革命思想都是在同一段时间。之后的一段日子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从那之后哥哥的性情大变,变得有些偏激,变得偾世嫉俗,时常做出一些‘大逆不道,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自从父亲大人知道了哥哥的事情之后,父子就经常为这事而吵闹,最后终于闹得不欢而散。父亲大人扬言没有他这个儿子,各个也是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奔着那所谓的‘革命理想’走东闯西,连新婚不久的嫂子都没顾忌……

可是前念突然有一天哥哥急匆匆的回家,满脸死志的和家人道别之后,便不顾家人的担忧和反对毅然离去。父亲大人好象预料到了什么不好的时候,之后一直忧心憧憧茶饭不香,无心杂务心思恍惚,直到那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出传来,紧接着一纸革命党送来的悼文和简陋至极的‘阵亡同志书’,父亲大人就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更是驾鹤西游而去。

吴樾,字梦霞,后改孟侠。清末革命家、烈士。1878年生于安徽桐城(今属枞阳高甸乡)一绅士家庭。在5个孩子中排行第4。父亲吴尔康早年由官入商,往来多是官僚、幕客。他8岁丧母,大哥又早夭,靠二哥抚育,在一私塾读书,12岁起参加童子试,屡试不第。二哥去世后弃学在家,每日诵读古文辞,喜好历史书籍,诸子百家之说均有涉猎,犹好诗文。

1900年,吴樾离家赴上海,次年到北京探访堂叔吴汝纶,被引荐往保定,任职于某县应局,半年后即辞去公职。1902年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在校受反清革命书刊影响,与陈天华、赵伯先等结为生死交,思想由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后与上海杨守仁等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自为保定支部,提倡革命。课余创两江公学,任义务教师。并创办《直隶白话报》,任主编。此间大量阅读了《革命军》、《新湖南》、《警世钟》和《黄帝魂》等革命书刊,思想更加激进,决心采取暗杀清廷朝臣的手段,使立宪不成,促进民族革命早日成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