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走投无路(2 / 2)

加入书签

“主公有何心事?”

曹操不答反问。

“我命人去请司马家的仲达,去的人回来了吗?”

荀攸赶紧说道:“此事下官疏忽,昨日就已回复,不过,那个司马懿称病不就。”

曹操嘴角泛起冷笑,仰天望去,淡淡道:“年轻气盛,不识时务。”

若以士族而论,司马家可谓称得上在大汉建国前后便已立足中原,他们的祖先是在楚汉相争之时便已有王爵,大汉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出过不少位高权重的高官,但在士族结党营私形成庞大政治集团,门阀势力的东汉末年,司马家比不上在这个时期走上巅峰的袁家四世三公,而在朝纲**帝王昏庸的汉末,司马家没有趁势而起,反倒是朝着有些没落的趋势在发展。

帮助司马家止住这个趋势的人,是曹操。

在曹操治下,不管是荀家还是太傅杨彪或是钟家等等有名的士族,论底蕴与历史,都比不上司马家。

司马家与曹家的渊源,或者说与曹操本人的直接关系非常重要,曹操早年仕途坎坷,几经沉浮,外放内调,升迁遭贬等等,在这个时期,曹操看透了汉室朝廷的风气,同时也尝遍人情冷暖,在这个时候,司马家帮过曹操,曹操能够出任洛阳城尉就是司马家的司马防举荐!

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朗现在在曹操手下当官,司马家也重新走上正轨,并没有湮没在天下大乱的惊涛骇浪中,而现在,曹操亲自命人去请司马防另一个儿子司马懿出山。

司马懿如今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本人才名不小,曹操能听到他的名字,不是来源民间,而是荀彧举荐。

别人举荐的人或许有提拔羽翼的嫌疑,但荀彧从不轻易在曹操面前举荐人才,但凡他开口,那么此人必定有过人之才,曹操肯定重视。

只是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拒绝了曹操。

官渡之战虽然曹操击败了袁绍,可从一开始便对曹操有偏见的文人墨客仍旧对曹操口诛笔伐,袁绍即便死了,也好似为国赴难慷慨就义,曹操反倒是坐实了国贼的名头。

平情而论,很多名士不愿为郭嘉效力,与不愿为曹操效力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撇开那些迂腐的儒生一家之言,很多聪明人都瞧得出来郭嘉与曹操的野心,他们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既然有野心,那么就是在巧立名目拉拢人才为己效力,到了时机成熟时,必然会代汉自立,这样的话,跟在郭嘉和曹操后面的文臣武将,就是一群乱党,成了或许流芳百世,不成就遗臭万年,所以沽名钓誉的名士才子们,宁可保留着些许微薄的好名声,也不想冒险成为史书上被后来人斥骂抨击的人。

“他不愿出仕,我也不强人所难了。”

曹操这个时候并没有为司马懿的拒绝而恼怒或失落,司马懿终究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眼下曹操身边有不少出色谋士的时候,曹操还不会为了司马懿而去三请四请。

送走荀攸之后,曹操折返回书房,站在门边,曹操望着专注练字的曹冲,心情突然复杂起来。

天下至少五成人骂他是逆贼。

可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往前是峰巅荣耀,往后是万丈深渊。

大汉四百年来一个又一个权臣最终是什么下场?哪怕盛极一时最终也摆脱不了家破人亡的结局。

曹操纵然想要交出军政大权,让曹家做一个汉室的忠臣英魂,但没有了军队之后,曹家拿什么来跟政敌周旋?那些被曹家压迫打击的官僚阶级会像饿狼一样将曹家吞噬。

纵然身后洪水滔天,死后背负万世骂名,此生注定不会泯然众人,那么,就朝着那条光芒万丈的道路走下去吧。

沉寂了两年之后,中原和河北的战事再一次爆发。

这一次,与两年前袁绍意气风发挥军南下不同,而是曹操挥军十万北上!

大战在即,一触即发。

关东战歌再起,在曹操主攻河北一个月后,关西风云突变!

韩遂率领麾下八部将倾巢而出,从武威发兵直捣金城!

马超从去年秋天便开始防备韩遂,足足防备了将近半年时间,偏偏在春夏更迭之时,马超放下了防备,却在此时,被韩遂杀了个措手不及。

金城向北以西的属地全部沦陷,韩遂的部将烧杀抢掠,首先重创了马超在金城北面的驻军,而后集中兵力逐个击破马超在金城周边的防线,最后兵临金城,对金城形成了围城之势!

马超纵然骁勇,却也猛虎架不住群狼,韩遂准备已久,马超措不及防,没有在金城坐以待毙,马超率军成功突围,但他身边已经剩下不到两千将士,走投无路的马超最终选择了向东而去。

前往长安向郭嘉求援!

……

第二十七章走投无路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