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李隆基对罗一的钳制(1 / 2)

加入书签

“陛下,陛下,等等臣。”

杨国忠到了飞霜殿的时候,李隆基已经离开。

到了内城再不得骑马,杨国忠只得甩开腿狂奔向梨园。

好在飞霜殿离着梨园有段距离,紧跑之下总算是在半路赶了上来。

气喘吁吁的大喊一声,见前边的銮驾停下,李隆基从里边走了出来,杨国忠顾不得喘息,理了理衣衫趋步快速走了过去。

“陛下,臣路上遇到张太常,听闻陛下要册封安禄山为宰相。

臣斗胆谏言,此事万万做不得。

安禄山虽有军功,但他目不识书,根本没法做宰相统领朝臣。

况且还是胡人出身,让天下的文人该如何想。

诏书一旦下发,恐怕四夷都会觉得我大唐汉姓唐人已经没了治国贤才,定然会生出轻视我大唐之心。”

双膝一弯,杨国忠跪在地上,脸色凝重至极的继续道:“臣所言没有任何私心,句句都是为大唐,为陛下所想。”

李隆基听后,觉得杨国忠说的也有道理。

安禄山胡人出身,确实不宜为大唐的宰相。

让四夷误会成大唐没了贤才,反而要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但是安禄山对他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替他守住北地不被二蕃所扰。

不好好封赏封赏,总觉得有些愧对安禄山的忠心。

捋着胡须沉吟了一阵,李隆基将杨国忠拉了起来,“你说的有理,禄儿确实不宜为相。

不过北地事物他处理的都不错,且这个时候坦荡过来,明显没有反心。

既然不能为相,尚书左仆射之职便给他吧。”

杨国忠眉头微微皱了皱,虽说尚书省的左仆射就是个虚职,可他现在才是三品的官职,凭什么安禄山就要被封为从二品。

低头眼珠转动了几下,杨国忠摇头道:“陛下所言安禄山没有反心,还为时尚早。

左仆射之职,陛下还是要再思量思量为好。”

看到李隆基面露不悦,杨国忠赶忙信件拿出递了过去,“臣所言不是针对安禄山,陛下看看辽东所发信件便知。”

李隆基疑惑的接过信件,“罗一不是忙着打算从倭国刮下一层油来。

这与册封安禄山有什么关系,你这个缘由…”

李隆基打开信快速扫了几行,眉头立刻就拧成了一个疙瘩,并且将后边的话也给咽了回去。

这封信不是罗一所写,而是李尚客所写。

信中所写的内容更是让人有些耐人寻味。

辽东增加兵额后,明面上只有五万军力。

可若是强征健儿,瞬间可达到十万可战之兵。

不要说已经超过朔方,就连范阳的兵力都比辽东少了几千的数目。

而且李尚客还直接言明辽东军力成分复杂,大多都是外族。

隐晦的点出辽东四军大多只知罗一,而不知大唐的皇帝。

与大唐的关系稳不稳,全维系罗一一人的身上。

虽然罗一对大唐忠心耿耿没有异心,但这样的状态对大唐极为不利。166小说

罗一又是喜好兵行险着的性子,真若是有些差池,辽东恐怕会变得不那么安稳。

希望朝堂能谋划个万全之策,防备此种事情的发生。

这封信如果是旁人写的,李隆基连理会都不理会。

但这个人是李尚客,他不得不仔细思虑思虑。

李尚客是宗亲,对他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最初安排到保定军,就是有意看着平州与营州。

而且李尚客又是看似玩世不恭,实则沉稳且心思细腻的性子。

信中所写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

甚至是虽然言明罗一的忠心,针对的也是辽东各军下边的兵将。

但实际上矛头未必不是冲着罗一。

毕竟下边各族人马知不知大唐,知不知他这个大唐皇帝,全在罗一平日如何教诲。

因此李隆基第一个反应就是对罗一十分恼怒。

自诩不管是历朝历代的哪位皇帝都不可能像他这般信任并且能够破开层层阻碍重用罗一。

可罗一不但不感恩,还不知教诲麾下恩泽出于哪里。

他罗一想干什么?

真把辽东当做他自己家的园子?!

还是打算收买人心要取而代之?

想到种种,李隆基愤懑的打算立刻下旨夺了罗一的官职,让其立刻入京自辩罪责。

可想到前几天刚接到辽东的飞鸽传书,罗二郎已经启程赶赴长安。

罗一真有那个心思,绝对不会将人给送过来。

再仔细想想,罗一自打被授为节度使之职,就没在辽东呆多久。

就算想要对麾下进行教诲教化,他也没那个功夫。

增加兵额也从来不是罗一所求,全是这边主动给加的。

加之东北各蛮族历来不服王化,只服谁的拳头大,谁的刀子锋利,只服罗一也是在情理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