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平静的拆分(1 / 2)

加入书签

老旧的院门打开,入眼的是个小院子。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李玥迈步走入这个小院,以前的菜地上长满了各种杂草。

只不过现在这个院子空荡荡的,当年的熊窝还在,李玥低声道:“那时候的熊大死活不肯住在熊窝里。”张阳打开屋门,肉眼可以见到许多灰尘在飘扬,两个碗就这么倒扣在桌案上,还搁着两双筷子。

再看自己的房间,只剩下了一张床板。只见李玥快步走入自己的房间。

张阳上前一看,只见她正在翻找着柜子,又将一块布放在桌上,把玩具悉数放好。

又拿出一本小册子。张阳好奇道:“咦?这小册子怎么还留着。”

“嗯,这是当初写的菜谱。”李玥翻看起来,还是当年稚气的笔迹,

“好像现在又用不上了。”说着话,她还是将这个小册子带上,将不倒翁和小陀螺,小风车都放入包裹中。

张阳打开门窗,将这里收拾了一番。让屋内的灰尘散出去。李玥挽起自己的袖子,扫地又是擦桌子。

收拾家里用了半日,夫妻俩坐在家门口,看着这条狭长的小巷,偶尔还有几个孩子跑过。

张阳笑道:“以前我们家门口没有这么热闹。”

“嗯,现在看着舒心多了。”这是当初住在这里没有看过的风景,夫妻俩想着多看一会儿。

贞观初年时期,长安城许多坊市还没经过修建,这两年随着长安城的人口增长,许多坊市都进行了重建。

将许多破败的房屋修缮,长安城街巷也有了烟火气。不多时就闻到有人家做菜饭的香气=味。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走来,问道:“你们是新搬来的?”看眼前俩人,女子挽着男子的手臂,俩人的年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俨然是对小夫妻。

李玥笑道:“我们以前就住在这里了。”那妇人点头道:“是听说在这条巷子住着三户人家,后来搬走就没有再回来了,问了官府这三间宅院主人家不让卖。”李玥咧嘴笑道:“我们还是要回来看看的。”

“我家就住在街头,以后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吩咐,家中男人与这里的坊正相熟。”李玥还是笑着点头。

两人屋前坐着,不知不觉已过了午时,李玥忽然又起身道:“我们去东市走走。”

“好。”如今的长安城东市比之以前更大了,来往的行人也更多。张阳牵着她的手走了一圈,发现以前的商贩都不在了,现在都换上了新面孔。

李玥感叹道:“变化真大呀。”

“嗯。”东市上还能看到不少西域人,还有突厥人。甚至还见到了几个波斯人,丝绸之路恢复之后,长安城进入了一片盛景。

张阳低声道:“长安城会成为大唐的中心,以后这里也会是世界的中心。”

“嗯,但愿吧。”李玥笑着。从朱雀大街走过,一路走到东市的尽头,再往南面走去,便是曲江池的方向。

曲江池外还是有官兵看守,曲江坊与这里相隔,除了特定的节日,这里依旧是不开放的。

张阳拿出腰牌给这里的官兵,那官兵确认身份之后,慌忙让开路。等这对夫妻走入曲江池,三两侍卫站在一起就在议论。

“都说陛下将曲江池交给了别人,却是这么年轻人的。”程处弼平日里无所事事,家里有个不正形的处默大哥,导致家中老货对几个弟弟格外严厉。

现在程处弼就在曲江池看守,听两个侍卫议论,他懒散道:“那是汝南公主与骊山县侯,你们以为是什么人?”侍卫好奇问道:“小将军,这两位拿着曲江池,三两年来一次是为何?”程处弼冷哼道:“你们懂什么,那是当初陛下赐给公主殿下与县侯的,你管人家做甚?”侍卫憨憨一笑又道:“卑职好奇问问。”程处弼又道:“该注意言辞,就连家父也要给这两位几分薄面,更是某家大哥的生死之交。”

“小将军说的是。”几个侍卫连连点头奉承。曲江池内很安静,还有几只鸟雀在屋檐上停驻着。

路面的石缝中已长出了草,原本的水榭柱子出现了腐蚀的迹象。眼前的破败丝毫没有影响夫妻的好心情。

李玥走在前头,她转身后退着走,这样俩人一边走也可以面对面讲话。

“父皇的太液池就要落成了,往后的曲江池会继续荒废的。”

“嗯,得空了,我将这里修建一番。”

“父皇的银钱还没还我们家呢。”

“你父皇多半是还不清了。”闻言,李玥捂嘴轻笑着。池中的鱼更肥了,张阳卷起自己的裤腿,再将衣裳的下摆系在腰带上。

双脚踩着台阶双手伸入水中,这里的鱼也不怕人,显得傻乎乎的。抓起两条大鱼便在这里烤着吃。

一个宫里的太监脚步匆匆而来,他带着一脸讨好的笑容,拱手道:“禀县侯,公主殿下,陛下让宫里准备了饭食,不知道是否去宫里用饭。”李玥摆手道:“不用了,太过叨扰。”

“喏。”小太监快步离开了。张阳小心翼翼炙烤着两条鱼,火候要拿捏好,观察着鱼肉又发觉这里的鱼太肥了,吃起来味道不一定好。

鱼还没烤熟,就见到又有几个太监抬着桌案而来,还有几个宫女将食盒放在桌案上。

之后,便看到穿着一身黄色衣袍的李世民大步而来。张阳叹道:“知道我们吃宫里的饭食,你父皇就亲自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