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西域重任(1 / 2)

加入书签

李治说着无意,但父皇听着有心。

与张阳有矛盾这么多年了,李世民自认自己的气量已经很大了,他缓缓道:“你姐夫是个比狐狸还要狡诈的人。”

李治皱眉思索着,双手捧着酒碗神色发苦。

知道他喝不下酒水,李世民又道:“去找你母后试试新衣裳。”

李治如蒙大赦,快步逃离。

葡萄酿又酸又涩不好喝,不如姐夫的酒酿圆子好吃,可父皇赏赐又不得不喝。

李治一脸发苦地走出立政殿。

张阳的信送到了外交院,房间内张大象,张大素,许敬宗三人正在议论着。

昏暗的房间中,一纸书信就放在眼前。

许敬宗低声道:“西域送来的消息确实说过今日大食人在增兵,那看架势确实有一鼓作气要拿下波斯的都城。”

面对大食人,波斯人屡战屡败,期间虽有几次获胜,可也无法逆转波斯兵力不足的颓势。

西域不像关中有常备的兵马。

波斯的兵马多是雇用或者临时征用,而波斯的贵族坐拥诸多奴隶,而不用于战事。

那些奴隶已经成了财产,若要用到战争中,波斯王是要出钱的。

这种不断收缩人口,奴隶越来越多的情况,与高昌覆灭时很相似。

许敬宗这两年看过很多关于西方的事情,亲自参与高昌出事的前后,在西方还有一个国度也是如此灭亡的。

许敬宗皱眉看着眼前的桌案,“下官会让波斯王子卑路斯启程回波斯。”

张大素犹豫道:“波斯已经是强弩之末,就算是暂时维稳住了,往后难道要一直扶持着吗?”

“大素的顾虑也有道理。”

房间内又陷入了安静,三人沉默下来对眼下的局势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张侍郎有多久没有来外交院了。”大素突然问道。

许敬宗喝下一口茶水,“有些日子没有见过张侍郎,今年开朝大朝会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大素又给自己添上茶水。

张大象低声道:“陛下让房相重新执掌尚书省,并且张尚书如今也在骊山,究竟是何用意?”

对此许敬宗也很苦恼,六部之中,各部尚书都尽职尽责唯独礼部尚书看不见人,而且是一整年都不见人。

偶尔相见也是匆匆几句相谈。

对此许敬宗觉得在场的三人虽是侍郎,但都做着尚书的活。

奔走六部之间,还要管着各自手下的人。

房间外,裴行俭匆匆而来遇到了李崇义。

李崇义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孩子,又是宗室子弟,在外交院任职是陛下安排的,可外交院诸多事宜都将李崇义隔绝在外。

裴行俭看得出来如今的礼部有五个侍郎,可真正掌管外交事宜的只有礼部的张大象,张大素,许敬宗。

从去年来到长安城,裴行俭听说过关于外交院的许多事。

最早跟着张尚书的是许敬宗,俩人一起谋划吐谷浑的事宜,后来才有了张大象和张大素。

李崇义平日里清闲,他还是一副世家子弟的作风。

裴行俭问候道:“李侍郎。”

“听说赵国公时常派人来游说,希望你们去中书省任职,你怎么一直留在外交院?”

赵国公时常派人来询问,倒是裴行俭几次推托都不愿意接受赵国公的好意。

相比于朝中那些老人,裴行俭的身家底子更加干净。

也是朝中近年来新任官吏的翘楚。

最重要的是他很年轻,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被张阳先一步招揽了。

只有郑公清楚早在裴行俭还未参与科举之时,就让裴氏去河东打听裴行俭。

也算是从那时起,裴行俭对张阳很好奇。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自来礼部任职,又外交院做事,裴行俭平时跟着张大象也在各部奔走,将朝堂内外也了解得七七八八,唯独没有见过这位张尚书。

“在下不想去中书省,若进入了中书省便不能去那广袤的关外,我与薛大哥一样都想要当个大将军。”

李崇义又道:“在外交院也不过是个文职,如何领军。”

裴行俭点头道:“是呀,可我本是文人出身,又如何能够进入军中。”

此刻的外交院二楼的房间内,商议还在继续。

许敬宗看着手中的奏章,“安西都护府增设人手,让阿史那杜尔平定西突厥内乱,至于泥孰的死活就不重要了。”

张大象看得出来,许敬宗最早跟随张阳,杀人灭国的事情没少做。

在为了大唐社稷利益的时候,许敬宗会果断下手。

这点就连张大素和自己都做不了这般果决。

三位侍郎一起走出外交院,张大象急忙忙赶往中书省,让中书省下令兵部派出两千兵马前往安西都护府。

张大素用突厥文字写了一份交给许敬宗。

许敬宗也写了一份书信,其一让人将这封信交给西突厥的阿史那杜尔,第二封信交给高昌的守备将军阿达兰,高昌蓄养实力已久,正是使用这股兵力最关键的时候。

西突厥的命运在两个西突厥可汗的内斗下也该有个结果。

因为裴行俭写过一份西域方略,此刻他站在外交院的内院听着这个侍郎的吩咐。

“之前看你写过的方略,当初是张尚书看中了你,你若是不想去西域,我们也可以换个人安排。”

裴行俭双手作揖,“下官愿意走一趟西域。”

许敬宗看着他神情了然点头,“西域不比关中你可要吃不少苦,你还年轻也还未成家,本不该让你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