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会谈叶利钦3(1 / 2)
刘东这话说出来,可以说是有相当大的诚意,无论叶利钦相信不相信,都不会在表面上显露他的真实意思。一个好的政客,是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底牌放到表面上,即便是刘东把底牌给翻了出来,他也不会显露自己的底牌。
要真那么容易被人打动,叶利钦也混不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刘东也从来都没有想过,仅仅依靠自己的唇舌,就让叶利钦信任自己,他不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也不是上古佛陀,可以在说话的时候,天花乱坠。
他之所以这样做,也算是给叶利钦一个保证。虽然从头到尾刘东都仅仅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到了叶利钦这里,就会变成规则,以后刘东和叶利钦之间的关系,也将会以这个规则为基准。即便他和叶利钦之间,从来都没有签署过任何的合约,因为叶利钦自己本身,就是规则执行的保证。只要叶利钦还有能力一天,这个规则都将不会改变。
“我的朋友,我相信你的诚意,既然你不是代表着你们国家官方的意思,那么我们就有继续谈下去的希望。虽然直到现在,我依旧不太清楚,你为什么就有那么大的信心,可以让你们的货物,通过我的认可。”叶利钦说到。
“我在华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苏联通,虽然我们公司在苏联的时间并不算长,和某些势力比起来,我们可以算得上是新人,但苏联的现状,我们环亚,大概也是知道一些的。
苏联缺乏粮食,这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点,从苏联立国以来,都没有办法改变。毕竟,苏联所处的地域,本就比较奇特,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立国,苏联的伟大也可见一斑。虽然苏联人民可以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为什么不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些呢?
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的确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公司所能掌控的,而我们国家也算不上富裕,粮食就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在某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粮食的重要,比起苏联来还要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国家,需要养活的人,比起苏联更多,要是用粮食来交易,即便是我有能力做,我也不会去做,那样会损害我们华夏的国家利益。
而我觉得,华夏除了粮食上可以帮助苏联,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可以作为我们交易的基础。而这个交易的基础,就是轻工业产品。虽然我们国家的重工业能力相对于苏联来说,有些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国家的轻工业能力,并不算很弱。毕竟,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在那里,轻工业产品如果不够,也是会出现大问题。但轻工业这个东西,只要有了基础以后,再加上适当的人员,产量翻倍,并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比起粮食这样比较基础的东西,轻工业产品,是可以有爆发力的。”刘东看了一眼叶利钦,发现他有很认真的听自己的话,就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知道,叶利钦绝对不会拒绝他。粮食这玩意,一亩地能出多少来,那基本上都是有固定的,即便是再高产的粮食,那个产能也是可以计算的。
但是工业产品,却没有这样的限制。仅仅是机器的利用效率,就可以产生天差地别的差距。甚至一个熟手和生手之间,那个效率,也是有很大差别。打个比方,同一台机器,如果仅仅是用八个小时,他仅仅是能出一份商品,但如果实行三班倒,同样一台机器,他就可以出现三份产品。仅仅是多两批人手,就可以多出两份的产品,爆发出三倍的产能,这就是工业的奇迹,而粮食,显然就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
而且工业上的产品,想要增加产能,还不仅仅只有这样一种方式,还有其他多种方式,比如改革工艺,改进设备,甚至换管理人员,都有可能会出现更加直观的体现。
要说困扰工业产品的瓶颈,那也就只有一样,那就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再多的东西也出不来。但如果这一瓶颈解决了,那刘东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阻挡产能爆发。
“轻工业产品?难道你的依仗就是这个?但如果仅仅是这个,我觉得你的主意并不怎么好。因为要说到工业能力,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我们苏联比起你们华夏来说,都有先天的优势。无论是技术实力上,还是工人方面,你们华夏和我们苏联之间,都没有多少可比。”叶利钦很冷静的说到。
听到叶利钦这样说,刘东依旧不泄气,继续说到:“的确,要论到技术或者工人的熟练度,我们华夏,的确是和苏联有巨大的差距,这点我也很认同。但是工业产品,这些东西,都算不上最为主要的,限制工业能力最主要的东西,其实是原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