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入主银行】(2 / 2)
“林先生,听闻你准备收购恒隆银行,是否属实?”
渣打银行拒绝恒隆银行透支5000万港币后,他们财政司立即得到消息。因为担心恒隆银行的倒闭,会损坏香港本来就已经脆弱的银行体系,所以彭励治当即召开立法局会议,打算行政干预。
这也是打破财政司前两任‘郭伯伟、夏鼎基(不干预)传统’,也是‘不用发钞银行干预,而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前所未有的行动。
就在准备‘立法局三读’期间,有议员传来消息,林正杰个人有意收购恒隆银行。彭励治当机立断,邀请林正杰前来说明情况。
林正杰正色道:“这是事实,我们已经签署完合约,今天傍晚就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向立法局透露消息,是林正杰做的,他认识不少立法局议员,传递这样的信息,自然是赶在立法局三读会议前,将这是拦截下来。
彭励治说:“那收购恒隆银行之后,你打算如何处理目前的情况?我们财政司很担心,造成更大的影响。”
林正杰立即说道:“这一点彭励治司长请放心,我已经决定向恒隆银行注入6亿港币的现金,足以应对恒隆银行的情况。”
别说6亿港币,就是3亿港币,再加上林正杰的影响力,也能将恒隆银行拯救过来。
毕竟林正杰是香港这次危机中,最冷静的大亨,大家都知道林正杰这次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趁机发展壮大。
彭励治惊讶起来,毕竟林正杰个人能拿出6亿港币的现金流,非常不容易!
现金流是现金流,可不是资产,大多数富豪的财富,多为公司股权、物业,而拿出6亿港币的现金流,可谓已经是极其稀少了。
“好,我希望林先生能稳定恒隆银行。当然我们港府会实施监督,一旦林先生不能稳定恒隆银行,我们会保留行政干预的权利。”
“没问题1
在今天的审查中,林正杰大概了解了恒隆银行的情况:
恒隆银行大概亏损近4亿港币,其中2.66亿港币是恒隆银行的董事及相关公司,以极少抵押一笔笔借走。
这些钱,林正杰接手后,自然要想办法拿回来,当然这也是个困难的事情。
除此之外,恒隆银行面临的问题还有,大概有1.5亿港币的票据需要支付。
最后,就是恒隆银行此次发生挤提,对其银行的信誉有很大的损失。
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林正杰要的是一个银行牌照。目前香港对银行牌照管控严格,他想进入银行业,所以代价几亿港币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林正杰有办法让恒隆银行迅速转亏为盈。
“先生,你这30万存款还有1个月就到期了,若是现在提取,那会损失5万银行利息的1恒隆银行的柜台,柜员劝告一位中年夫妇。
中年夫妇是开小饭店的,男的叫做吴孟贤、女的叫做陈静,他们一年餐馆的盈利也才五六万的样子,完全就是赚个辛苦钱。
这笔钱他们没有舍得换大房子,而是存了两年的定期,想到一下子利息几乎全部损失,两人都肉痛不要不要的。
吴孟贤气愤的说道:“给我取,你们银行都要倒闭了,我还怕连本金都蚀了呢1
“就是”
不少人起哄起来,最近恒隆银行故意让人排队,缩短时间,就是拖取款的速度,已经让很多人不满以来。
柜员这时候说道:“我听说,我们恒隆银行已经被华资大亨收购,大家可以放心的,恒隆银行是不会倒闭的。”
这是上面交代的话术,但确实庄荣坤交代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和林正杰签署合约。
吴孟贤说道:“我才不信你们呢,给我取钱1
“好吧,伱不信就算了,要是有什么损失,你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1
“别废话了1
柜员的话,还是有人信以为真,轮到他的时候就多问几句。
大多数不信,少数人又想赌一把,毕竟利息损失很可惜。
拿到30万的存款,吴孟贤、陈静夫妇高兴不已。
吴孟贤说道:“我们去换美金,今天汇率已经8.4了,正是好时机1
陈静一愣,说道:“我们又不移民,换什么美金?”
吴孟贤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不定港币还会跌呢1
就这样,两个大冤种风风火火去其他银行兑换美金。
实际上,此时美元的投机活动已经停下来,大家都在观望中。
当天傍晚,林正杰以个人的名义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收购恒隆银行,并注资6亿港币。
发布会上,林正杰成为记者们争先提问的主角。
记者:“林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银行业,而且选择的还是恒隆银行这样的濒临破产的银行?”
林正杰:“我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而进入银行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至于为什么选择你们口中‘濒临破产’的恒隆银行,我说实话,是因为恒隆银行只是中等银行,恰好我认为自己的资金可以解决这次的困难。”
记者:“那你岂不是在做慈善,把自己的钱扔进去打水漂?”
林正杰:“恒隆银行的问题,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严重,它的问题正像香港大多数企业那样,只是因为地产大跌,而受到一些影响。我有信心,三年之内会让恒隆银行扭亏为盈。”
在记者招待会上,林正杰第一次耐心的回答了各种问题。他以前不太喜欢曝光,不过如今他没办法不曝光。
翌日。
林正杰收购恒隆银行的消息传遍港九新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有人说,林正杰是在犯傻,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地产商,如果再去成为银行家,以后贷款不会那么方便;而且,恒隆银行遭受挤提的历史长达近一年时间,信誉都差不多耗光了,林正杰就是买了个一个银行牌照,而代价可能是好几亿港币。
有人说,林正杰本身就是金融领域的大亨,收购银行一定是发展金融业,故虽然代价高,但却是最省事的办法。
舆论很快在香港发酵,同时恒隆银行的挤提也很快熄灭,因为林正杰注入6亿港币的资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