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371节(1 / 2)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柏林地下堡垒的地图给到了这些前线的心灵部队手中。
……
五个小时后,在地下车站激烈的交火响彻了整个隧道。灰暗的灯光被爆炸震的一闪一闪。
由于整个车站狭小的特殊性,重火力根本展不开,哪怕是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炮也没法运下来,欧联邦的警卫兵团只拥有小口径的单兵粒子枪。
于是乎,俄国人充分体现了他们乌拉的精神,搞了一台电力小推车,在前面装满了注水的垃圾桶,作为挡板直接向前平推。
在推进到四十米后,用大口径的霰弹枪,进行了火力覆盖。然后扬起了钢筋直接朝着欧联警卫机甲抡过去。
金属和金属撞击产生了火花,本来就是公务员,缺乏交火经验的欧洲警卫兵哪见过这样暴力的场面,在看到隧道中征兵广告的屏幕被炸的四分五裂,当即蹲在了地面上捂着脑袋,正是白瞎了这一身好机甲。
……
心灵中队成功的击毙了弗朗茨将军所有的守卫,那些火力强大的双足机甲部队被炸断了腿,直接推到了铁路轨道上,成为了障碍阻挡。
车站台昏暗灯光中。
全身褪去装甲,想要换装逃跑的弗朗茨被揪了出来。
这位将军是准备钻入厕所的下水道进行潜逃的,但是未能成功,心灵特工队的战地记录设备,拍摄了这位欧洲上将被逮捕时的滑稽场面。
蓝底十八星的欧联旗,则是如同裹羞布一样,遮住了这位被扒光装甲的将军的胸部。而东正联邦的战士们则是欢快的用“苏卡不列”问候这位将军,揪着他的耳朵和他合影。
哦,上述行为都是严守欧洲标准对待战俘条例。毕竟当年的欧洲进攻苏俄时,盟军特工也是这样对待苏俄将领的。所以——去特么的日内瓦公约。
……
傍晚,红色的铁幕防护罩在柏林上空打开,东正联邦郑重的在柏林国会大厦前,进行了阅兵。
东正联邦的钢铁步兵压着欧联众多的俘虏方阵,路过国会大厦,旗杆上巨大欧联邦旗帜已经落下,而一副画着十八个小丑的油画,在大厦上展开了。向全世界昭告这场伟大的胜利。
而此战中,最优秀的心灵作战部队则是作为压轴登场,在装甲上临时刷上了黄金油漆的他们,金光闪闪!在《牢不可破的联盟》乐曲中迈着鹅式方步,铁皮钢靴,踏过广场。
整个欧洲数十年来,粉饰的文明高地和联邦尊严在这一刻被践踏扫地。
……
而万里之外的神州方面,东方的文化人则是将欧洲的这一刻和战国时期“齐愍王失国”的典故联系在了一起。
【东方总喜欢记日记,基本上遇到历史变化,都能从日记中找到类似的记忆来参考】。
欧洲方面这几十年和齐愍王一样,犯下了重大的战略错误,几乎硬碰硬的挑衅了周围所有国家,没有留下任何战略缓冲。
在上一次寰宇大战中,面对苏俄钢铁洪流,欧洲是靠着伊甸亚的援助来抵御苏俄的赤化,但是在战后却阻断了伊甸亚对非洲西海岸的利益。
而在这次,欧洲方面为了夺取西亚利益,又是和神州方面进行了碰撞。
现在看来,就算欧洲在数年前完成了对大食的干涉又如何?陷入泥潭再多开了一条次要的战线?
而现在恰恰能给欧洲发兵援助的就是神州。
亦如燕昭王集合五国伐齐国时,楚国是唯一不在这场合纵中的国家,但是楚被齐打过,没有得到过道歉,结果齐王朝着楚求援时,过于傲慢,筋被抽了。
欧洲危在旦夕!对神州来说欧亚大陆的平衡被打破,会带来大量的不确定。
然而欧洲佬们仍然没有放下架子。这使得神州朝堂大佬们有所顾虑。
因为这时候帮欧洲佬一把,未来会不会被反咬一口。这方面欧洲人有前科。
那个~~一神教,不会感谢朋友的帮助,只会在得救后感谢上帝。
东林党的时政评论员用欢快的语气:或许高卢人应该会找他们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奥斯曼来制约俄国人。只可惜奥斯曼早就被肢解了。
……
神州的东林党人如今对欧洲战事的态度“今天无事接着舞,隔江犹唱后庭花”。
但是以东方的战略视角,更深远的考虑,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隐现。
回顾历史,五国伐齐最大的受益者,不是燕国,这是因为北方苦寒之地国家哪怕完成对相对繁华的重商国家进行占领,也没有统治的能力。
齐国衰落后,最大的受益者也不是楚国。作为这场事件的后加入者,只是分了一杯羹。
最大的受益者是远在华山以西的秦国,其东进出兵燕赵韩,再也不用担心齐国的援兵了。
……
伊甸亚合众国作为不在世界岛上的势力,坐拥两洋为天堑。
同时拥有丰富的资源。在世界工业国的制度效率处于同一级别的情况下,其有天然的霸权优势。只要颠覆世界岛的稳定,就能作为局外的操盘手。
当然前提是,制度上不能落后,——正如战国争霸,给秦国补全最后一块短板的就是制度。
……
在高原上,卫铿调出伊甸亚合众国方面社会制度资料。从资料上,这是一个宪政制度非常完善的国家
但是工业国家的建立,仅靠着完善的现代宪政制度是不够的。准确来说——宪政只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伊甸亚就相当于一块厚实的钢板覆盖在一块没有完成地基构建的土地上。
在在此基础上建造一个居住几十天的小房子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要建设一座居住数十年,高度足够高的大厦,这就会出现问题。
且不说,非裔自我认同给伊甸亚造成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