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三大经书(1 / 2)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夏宇才细细品读完了《德道经》。
读完之后,夏宇把《德道经》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又了过了十多天,夏宇把德道经放回了原处,又拿起了第二本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初入道门的时候,这本书夏宇也读过。
粗浅一读,如同囫囵吞枣。
今日,再次读来,感觉完全不同。
或者说,哪种不同的感悟,让夏宇自己都很震惊。
怎么会如此?
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读出来的东西,竟然截然不同。
刚刚他读德道经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只是没有这么强烈。
这一刻,他的感觉才无比强烈起来。
仅仅是第一章,就让夏宇陷入了无尽的思绪之中。
突然之间,夏宇感觉,仅仅这几句话,似乎就说明了道。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夏宇觉得,如今在读这第一章,就发现了自己以往的肤浅。
这一日,仅仅这一章,他就思考了一个月之久。
可是最终,他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不过,他把道德经牢牢记在了心理。
他知道,这就是诉说万千大道本质的东西,可是,如今的他,竟然依旧不是那么能理解。
懂,似乎懂。
可是真的懂吗?
又似乎不懂。
极为纠结的驳论,但是夏宇知道,他还不是真的懂。
沉思许久之后,他开始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大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看完这一段话,夏宇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思绪纷飞,和曾经,又不相同。
一日复一日。
夏宇往往看一章,都要沉思良久。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他曾经只是看书,却没有真正学到书中的知识。
即使是现在,他又一次看了书,也仅仅是表面的懂了,而没有完全懂得。
这一刻,他才无比震惊的发现,原来,不是真理不见了,而是你压根就无法发现真理。
因为,个人的幼稚,即使真理在你眼前,你也抓不住,你也学不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