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胜败(1 / 2)
这句话惊动了在场众人,陈兴隆闻声回头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他的亲兵营主将孙清和。
孙清和年纪不算太大,今年才刚刚三十岁出头。
但此人其实跟随陈兴隆很早,是陈兴隆的故人之子,在他当年还在贩卖私盐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他了,称得上是兴王军中真正的元老。
在陈兴隆起事之后,孙清和也是一直追随在他的左右。
其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而且对陈兴隆忠心耿耿,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定的站在他身后。
每当在局势危急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还不止一次的救过陈兴隆的命。
当初的兴王军还不成气候,面对官兵围剿,陈兴隆数次兵败,几乎陷入必死境地。
要不是孙清和屡次死死护住他冲出重围,或许陈兴隆早就死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兴王和兴王军。
因此孙清和在兴王军中极受陈兴隆的信任。在陈兴隆称王,定都陈州以后,孙清和就受命统领王府亲军,一直伴随在陈兴隆的左右。
就连一向嚣张跋扈的世子殿下,见到孙清和往往也要尊称一声大哥。因为陈兴隆亲自交代过,孙清和是可以代替自己管教子嗣的,只不过是孙清和从不逾矩罢了!
在刘清源投降朝廷以后,陈兴隆一气之下打断了世子殿下的腿。
先前在突围之时,行动不便的世子殿下不慎从马上跌落,孙清和救之不及,如今已死于乱军之中。
这让孙清和羞愧不已,他觉得自己没有完成大王的托付。为了将功折罪,更为了能够为大王杀出一条活路,孙清和求战。
在又逢此危难之际,孙清和能主动请缨,这让陈兴隆深受触动。
其实他并没有把世子的死怪罪到孙清和身上,相反,他其实更怪自己。如果没有自己当初的放纵,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只是这世上最难写的字,就是后悔二字。
见孙清和已抱有死志,陈兴隆流下两行清泪:“清和,你…”
孙清和无声一笑,不等陈兴隆把话说完,就向他道:“大王不必如此,自从我父亲亡故之后,若非大王收留照顾,我恐怕早已是白骨一堆了。今日出战,我拼死也要为大王杀出一条路来!”
之后孙清和又看向在场诸将,拱手道:“各位将军,我愿率大王亲军冲杀在前,各位只要跟随在后即可。”
“我若成功,各位可一鼓作气,齐心合力从官军那里撕开一道口子。若战事不利或是我死在阵前,各位大可撤回来!”
他这话让诸将都有些羞愧,纷纷道:“我等愿随将军同去!”
孙清和爽声大笑道:“如此,在下就谢过诸位将军了!”
“大王,我先去了!”孙清和朝陈兴隆抱拳深施一礼,便不再多言,带着周围的亲军们策马而去了。
其余众将也跟随其后,朝陈兴隆行礼之后,整军上前。
孙清和带人来到两军阵前,先是斩杀了十数个扰乱军心的溃兵,稳定和控制住局势,随后就带人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官军的战阵。
在最后的生死存亡之际,有了孙清和和王府亲军做表率,陷入穷途末路的兴王军们爆发出了最后的血气之勇。
在兴王军中最精锐的数千亲兵营的带领下,兴王军向前面的官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冒着密集的箭雨,兴王军甚至一度冲到了官军阵前,两军开始了贴身肉搏。
可惜这些兴王军毕竟是从陈州一路溃退过来的,军心士气早已崩溃。人数虽众,但战力已是十不存其一二。
纵然在孙清和的带领下,他们焕发出了最后的斗志,可面对着严阵以待的官军,终究是力有未逮、难以建功。
孙清和奋勇当先,然而数次冲阵,皆无功而返。兴王军除了扔下了数千具尸体,冲击官军防线之事毫无进展。
而这时,面对前方如同铜墙铁壁一般的官军阵形,兴王军的士气终于再次崩溃。军中四散逃命者越来越多,已到了杀之不尽的地步了。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向后溃逃,这时已浑身浴血的孙清和制止了护卫斩杀溃兵的举动。“事已至此,无力回天了,就随他们去吧!”
随后,他聚拢了还跟在身边的最后的千余人,再度向官军发起了冲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冲击官军的阵形。
这一次,他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身死之时,孙清和身中十余矢,仍在高呼向前,直至气绝。
孙清和一死,兴王军溃散之势更甚,兴王军中的其余将领也再无心与官军作战,纷纷后撤。
林凡趁机派出麾下那一千骑兵,收割兴王军溃兵的生命。
无论是从气势上还是以追杀敌军的效率来说,骑兵都要超出只能靠两条腿的步卒太多。
官军骑兵一出,在锋利的马刀之下,本就已是溃不成军的兴王军彻底崩溃。
在疾驰的马蹄下,兴王军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只能是沦为官军利刃之下的一条条亡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