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唠唠叨叨(1 / 1)
二日不到的时间,郑仁基是把一万两的银票用一个红包套给封好,然后主动得来到李府,亲手交到了李文轩的手内。知晓这里面内容是什么的李文轩,毫不客气的收下了他送过来的东西,随意和对方是聊了几句就算是妥了。
总共是备下了三分东西的郑仁基,把最重要的一份是交完以后,刚一走出了李府正厅,就被等候在门外的水仙给叫住,毕竟自己在见到李文轩之前,就已经把给赵甜儿的那一份礼物是经由赵汉的路子是呈送了进去。至于第三份礼物,就不用再经过赵汉的帮忙送到蘅芜苑,而是会由自己亲自给他得两个表妹送过去。
收到了这一份厚礼的赵甜儿,于情于理都应该要见上一见。虽说自己心里面相当的清楚是怎么一回子事情,但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全当就是郑仁基送给自己儿女的见面礼好了。这跟随在水仙身后不远处的郑仁基,自然是由她领着进了二门,然后直接去到了潇湘馆内见赵甜儿。
见到郑仁基走了以后的李文轩,继续坐在椅子上面是喝起了茶。他不想去苏媚娘的秋爽斋,就是为了少受她的唠唠叨叨,于是吩咐站在自己的旁边丑姑娘,平静道:“你代替我走一遭秋爽斋。桌面上这一个红包套,由你亲自给媚娘送过去。”明了的丑姑娘,这才走到四方桌前是拿起了上面的好包套,侧转了一下身子就向着门外而去。跟在她身边这么多年的自己不用去问,不用把红包套拆开来过目,便能料定这里面不但是装着银票,而且数额还不小。
双手拿着红包套的丑姑娘,中途没有片刻耽误。就到了秋爽斋。这院子中的大小丫鬟,见了她的面,要么主动上前去问候一声好,要么就是站在原地,无声的屈膝行一个万福。对此都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的丑丫头,不需要等在主屋外面经由她人进去通报。便直接走了进去。
由于李文轩的一句话,就要自己做出内外账,使得苏媚娘是忙了一阵子,而恰好在丑丫头进来的这一个时候,是坐在客厅椅子上面品茗和吃一些四色糕点来一个中场休息,而四方桌的台面上不但是放着笔墨纸砚,而且账本是分门别类的放了好几处。春夏秋冬四香是围绕在她的四周是好生的伺候着。
第一个看见了丑丫头是面朝她们走了过来的春香,嘴快的给苏媚娘是进行了一下回禀道:“奶奶,大姑娘来了。”
左手是刚刚拿起杏仁糕的苏媚娘。还没有来得及咬上一口,双眼得注意力就从台面上转移到了丑丫头的身上,微笑道:“好妹妹,你来得正好。赶快来我这一边坐下。咱们的爷是放了一句话,而奴家就得忙一个没完没了。他非得要分出一个内外账目,真是让奴家挺起一个大肚子还不能得闲下来。”
走到了她身前的丑丫头,没有因为她的客气就直接坐下,而是把手中的那一个红包套是双手递送了出去。含笑道:“这是爷让我给你送过来的。”
接过了手的苏媚娘,直接就撕开了封口处。并从里面是倒出来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自己把它拿在手上,好生的过目了一下,然后是一边折叠好放在旁处,一边自怨自艾的不经意随口道:“想必我们这一个爷是烦奴家了,而要你来替他进行跑腿。”
自是要维护和替李文轩开脱的丑丫头,笑容不改的竭力的辩解道:“奶奶多心了。爷实在是有正事缠身。所以未能亲自过你这一边来。”
“都回来了,还能有什么事情?”又不是不清楚这其中事情的苏媚娘,且能不知道他回来之后的第一个习惯去处,要么是去潇湘馆,要么就是前去兰心阁。或许。他某一个时候要是想起了自己,才会来她这一边的秋爽斋。
“奴婢这可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一阵子来求官的人似乎是越发得多了起来。奴婢是耳闻了一些风声。据说五夫人和六夫人的表哥郑仁基是得了爷的提携,即将要出任一个县的大老爷之职。当下,爷和他正在聊着呢!”见到满屋子里面的人都是非常可信的丑丫头,半真半假的揉捏在一团来替李文轩是继续打掩护道。
人在这里,又没有前去府中大厅亲自求证一下的苏媚娘,没有去怀疑这一个,毕竟自己刚收到得这一张一万两银子的票子,想必就是郑仁基送过来的报效。把手中的杏仁糕是重新返回了远处的她,随手接过了冬香递送给自己擦手的绢帕,不算是不找边际的笑谈道:“蘅芜苑这两位可算是了不得。姐姐妹妹是一前一后,还没有过我李家门多久,便一个劲头得帮着娘家人谋这个,谋那个了。这可惜奴家的娘家人死光了。若是我有兄弟,说不一定也会是当知县老爷,知府老爷的人。”
是要在她面前努力表现的春香,插话进来帮腔道:“正如奶奶说得一模一样。奴婢就听说过她们的亲小弟过去只不过是街面上得一个混子,而如今受了老爷的抬举,也得了五城兵马司一个吏目的职位。至于她们那一位姓郑的表哥,听说过去只不过是钦天监内的末吏,而听大姑娘这一讲,似乎不久就要成老爷了。”
“平常看着她们姐妹二人好似不是那种会捣鼓的女人,而着实没有想到,她们竟然会有这等的好算计。奶奶,你可得要防着她们一些才是。”本就是和她不对路子的夏香,自然不会给对方有机可乘的展露机会,抢过话头来进行补充和进言道。
心里面自是很不甘心就这样排在末尾,被春香和夏香压一头的秋香是欲言又止,毕竟自己犯不着冒风险的搀和到春香和夏香的矛盾中去抢便宜。一直保持置身事外的冬香,坚持得原则就是主子不需要,那么自己就不开口多说话,以免祸从口出,招来不必要的是是非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