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召唤物很奇怪 第161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传承多年的壁画让历代族长以及最强的勇士们有着一些独特的想法。

虽然他们口称和平,愿意相信路禹这个异教,但是实际也只是为了延续族群,不得已的抉择罢了。

就在刚才,盾部就已经决定,不再叨扰路禹,准备迁徙族群,前往一个更为安静的地方发展壮大,以后反攻三部。

即便夜水告诉他们,也许留下来跟着蘑菇人一起会有更好的未来,也挽留不住。

盾部最聪明的红盾倒是显得有些犹豫,看着蘑菇人们,很是留恋。

可是他在听到身后孩子们的欢呼声,褐盾描述的未来之后,便选择把身子转向了族人那一侧。

“果然是命运……”

夜水略带唏嘘地看着拖家带口离开营地的盾部蜥蜴人。

“母神曾给予过盾部的蜥蜴人们一次极好的机会,如果他们抓住,也该与蓝水一起崛起了吧?”

“时间冉冉,命运依旧没有放弃他们,把你们传送到了这个地方。”

“他们中最聪明的那个家伙因缘际会与你相遇,他看上去充满了被塑造的可能性,然而他却依旧选择了拥抱一成不变的未来。”“命运足够眷顾他们了……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孜孜不倦地降下第三次机会,如果真的有……那也太廉价了吧。”

夜水说这些话时,路禹正在和红盾握手。

红盾听不懂这种奇怪的语言,他由衷地感谢路禹能在这短暂的接触中提供足够的信任,让双方最终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夜水翻译出“这是最好的结果”时,路禹叹了口气,笑着祝福他们。

“愿这片大地永远富饶,温柔,能够包容着你们一切美梦。”

夜水斟酌了一番,没有修饰,完整翻译了这句话。

红盾像是没能听到话语中的深意,这位盾部最聪明的蜥蜴,笑着接收了这段祝福,并头也不回地与族人们,走向了大湿地的远方。

第149章 凡妮莎的心声

凡妮莎留下的神启之门位于一片裂谷当中。

而裂谷则形成于大湿地前所未有的那场大地震中。

蜥蜴人传说中,蓝水是因为大地母神发怒,才最终消失在了大湿地,这个说法其实是对的。

蓝水一族迁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地震几乎摧毁了所有凡妮莎时期制作的建筑。

凡妮莎故居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也是因为蓝水的蘑菇人们拼命保护,才在地动山摇中没有受到影响。

路禹对于夜水的描述还是没有什么实感,但是当夜水指着前面近十米宽,深约数十米的巨大裂谷,告诉路禹,这就是曾经蓝水栖息地的一部分时,他震惊了。

那场大地震吞噬了蓝水半数的居所,若不是凡妮莎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这场天灾足以将蓝水从这个世界上抹除。

带着凡妮莎故居躲过大地震,又躲过之后几次高强度余震的蓝水族人在惴惴不安中进行了一次表决。

是在大湿地继续寻找新的居所,重新开始……

还是离开大湿地,寻找新的居所与未来?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凡妮莎一定会回来找他们的想法根深蒂固,敬仰着凡妮莎的蓝水族人很多都觉得离开大湿地对凡妮莎是一种背叛。

夜水直言,如果不是表决期间,又一场大地震,导致大地塌陷,雨林中无数生灵被突然出现的黑黢黢的裂缝吞噬,估计大部分族人依旧会选择呆在大湿地。

无数生灵被地震吞没震撼了蓝水一族,当时锐意进取的族人趁机喊出了:“如果族人都死光了,母神回来一定会伤心的。”

于是,蓝水的大迁徙开始了。

夜水坦言,蓝水对于这场大迁徙的表决其实记录得并不完全,她觉得无论是迁徙的起因,还是表决的过程都是有缺漏的,但事到如今,已经无法考据了。

能知道的只有,蓝水拖家带口,带着凡妮莎的故居,在刚入秋的大湿地上,一边收集食物,一边顺着水源前行。

在漫长的日升月落之后,蓝水离开了大湿地,到达了一片被当地人叫做“摩斯塔纳”的地区。

在摩斯塔纳的语言当中,这个名字意思是“丰收之地”。

夜水以风魔法包裹着路禹一行人,缓缓降下裂谷底部。

蓝水一族的栖息地地势比较高,因此没有形成积水潭,否则夜水想要不费力气找到神启之门估计是有点棘手的。

数百年的光阴过去,这处被地震制造出来的险峻之地也有了不少魔物居住,这里植物茂盛,怪石嶙峋,对于一些夜行性的魔物十分友好,因此路禹刚落到谷底,便能感受到周围几股刚刚苏醒的气息。

“好强的敌意啊。”夜水嘀咕。“因为现在还是白天,是他们的休息时间吧。”路禹说。

蓝水一族在决定迁徙之前就找到了随着地震一起坠落裂谷的神启之门,并且第一时间就竭尽全力将它的地址记录下来。

每隔十年,蓝水就会派人返回大湿地的裂谷处,确认神启之门的状态。

他们不担心神启之门被盗走,因为神启之门并不是一扇门,而是一间由凡妮莎以魔力捏合了泥土,金属,构筑而成的房屋。

房屋内部还放置了足够维护神启之门运作数百年的魔力水晶。

想要打开神启之门必须得是六阶魔法师。

以房屋从高处坠落都完好无损的强度,让几只四阶泥巨人都无能为力的重量,以及六阶魔法师的门槛,放眼大湿地,有且只有蓝水能打开。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