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为官之道(1 / 2)

加入书签

张静修既已明确表态,李承鹏和余顺清也就不再争论下去了,但彼此都是一副“你瞅啥,我瞅你咋滴”的眼神。

这两人之间具体的“过节”张静修不清楚。

也不想搞清楚。

毕竟是地方官儿之间的“恩怨”。

可有一点,张静修看明白了:李承鹏是个会来事的角儿,维护着荆王府的利益;而余顺清是个不怕事的角儿,“铁头县令”不是白叫的,他眼里容不得沙子。

以致于两人对“小弓测亩”问题的看法各执一端。

李承鹏看到的是好的、积极的一面,而余顺清则刚好相反,为小户穷苦人家请命。

应该说两人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如果借用父亲的话形容:李承鹏是属于循吏一派,而余顺清属于清流一派,像青天大老爷海瑞那种。

这个时候,如果让父亲来抉择用人的话,张静修十分确定,父亲会首选李承鹏,而对余顺清有抗拒心理。

不过,像余顺清这种人……尽管大明不乏铮铮铁骨的人,但放在哪个时代都应该让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见不得不好,而且敢于站出来为民请命。

要知道,在任何时代人都是利己的动物,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

想到这里。

张静修翻转着手中的那张小弓,冲余顺清笑了笑:“余县令,对今天你的所作所为,不感到害怕吗?”

余顺清音韵铿锵地回道:“怕什么?若是害怕,就不会一定要赶来见张公子。百姓送我一个‘铁头县令’的称号,我更愿意将它视为是一种赞誉、鼓励,而不是像某些人只当作一种嘲讽、笑话。”

说这话的时候,余顺清又鄙夷地瞥了李承鹏一眼。

余顺清这性子,妥妥的就是一个“得民心、不得官心,受百姓欢迎、却不得上司青睐”的清官儿。

“谢谢余县令!”张静修由衷地道。

“张公子不必客气,只希望你能将下官的话带给你父亲知道。”

“一定一定。”张静修又冲李承鹏道,“也谢谢你,李大人,但还想提醒一句,怎么说余县令也不是为他自己。”

点到即止。

聪明人应该一听就懂。

李承鹏道:“请张公子放心,下官还分得清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驳斥余县令并不代表就是嘲讽他笑话他,他有一身铁骨,胆气冲天,下官一向佩服得很。”

(ex){}/咿呀!这家伙虽然讨人嫌,但这个提议还是可取的。

脑子里一直惦记着请李时珍请李时珍,竟然将这一茬儿给忘了!确实应该给太后娘娘和父亲带点礼物回去。

哦,还有小亲亲,他们都对自己那么好!

不过,张静修可不想表现出来,不然朱翊?这家伙尾巴还不得翘到天边儿去又得叽叽呱呱半天。

朱翊?接着又道:“这帮锦衣卫明明都知道你身份,却没有一个送礼的,真特娘的不会办事儿!不送礼,送点银子也行啊,咱这么大的咖来蕲州,卧槽,最后竟啥都没捞着,空手而回,说出去丢人!难道买礼物还得自己掏腰包吗?”

“小猪同学,说来说去,你不就是就想下车逛逛吗?”

朱翊?举掌向上,信誓旦旦地道:“本王对天发誓,绝对只想给娘亲和张先生买礼物。”

张鲸提议道:“潞王说得也在理,确实应该带点礼物回去。那等咱到了武昌,不妨下车逛逛吧。”

“就是就是。”朱翊?连忙附和。

张静修没搭理,顿了顿,忽然道:“下车逛逛不反对,买礼物也可以,但钱谁出啊?”

朱翊?:“……”

张鲸:“……”

/&gt

一个是因为没钱说不上话。

一个是有钱也不会掏出来消费在这上面所以不想说话。

都沉默了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