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张量弓(1 / 2)

加入书签

驴上那中年汉子穿着一身青布衫,肩上背着一个偌大的包袱,里头好像藏有什么东西,包袱都快撑裂了。

他脸庞削瘦,下巴上留着一撮干枯稀疏的山羊胡子。

单看外表,实在与“县令”二字搭不上边儿。

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但李承鹏身为蕲州卫指挥使,既然认得此人,并称呼他一声“余县令”,那说明来人肯定是哪个县的县令。

这位“余县令”目光只是注视着张静修的马车,他也不回答李承鹏的话,拍着驴“哒哒哒”地过来了。

走到马车前,余县令从驴背上跳下来,道:“这位可是首辅大人家的张公子?”

“正是。”张静修下车,点了点头,看样子是冲着自己而来。

“下官是黄梅县的县令余顺清。”

“余县令好!”

据《蕲州志》记载,“蕲州”这个名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北周至今,一直作为州、路、府而存在。

明初为蕲州府,后降为州,隶属于湖广布政司下的黄州府。

黄州府当时管辖着黄冈、麻城、黄陂、蕲水、广济、黄梅等八县,再加上一个蕲州。蕲州与黄梅县是紧挨着的。

看着余县令还挺急促,张静修也不知他骑驴赶来这里见自己到底是所为何事。

自己身份暴露倒不是最诧异的。

毕竟在蕲州卫闹过一场。

锦衣卫里头有人认识隔壁这位余县令,然后向他偷偷报信儿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余顺清县令赶来作甚?与他八竿子打不着,也不认识。

余顺清开门见山:“张公子,下官有一事相求。”

张静修道:“什么事?”

此时,本来已经决定离开的李承鹏又停下来了。

余顺清不急不忙,也没有立即回答张静修的话,而是从大包袱中取出一张弓,递了过来,略含一丝诡谲,问道:“张公子,不知你可认得这个东西?”

张静修接过一看,以两世为人的经验端详了片许,缓缓言道:“若猜得不错,这当是丈量田地专用的量弓。”

“正是。”余顺清眸子里亮光一闪,好像被说中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山羊胡子微微一翘,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笑意。

(ex){}/“哦!”说到这儿,张静修才恍然顿悟般想起来,父亲推行清丈全国土地时,确实遇到这种奇葩现象:那就是以小弓丈量田亩。

丈量土地之初,肯定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度量制:即以三尺五寸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这是当时朝廷颁布的标准尺寸。

现在如果改用手上这个短了三寸的小弓,即三尺两寸为一步,如此丈量下来的话,那一亩田就变成了一亩一分多。

这笔账……可不是开玩笑的。

余顺清晃着他干巴巴的指头,指着张静修手上的小弓:“一弓克扣三寸,张公子你想想,这是一笔多大的虚账。”

“不知这是谁的主意?”

“当然是上司知府大人啊!”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张静修知道为什么,想到“小弓”代替标准的量弓这一茬儿,就已经知道了。

余顺清一声冷笑:“哼,为什么?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张公子的父亲决心清丈全国土地,虽然现在还只是开始试点工作,但目的想必大家都清楚,肯定是要增加全国的田亩而不是减少,这样才能为国家收上来更多的赋税嘛。”

张静修点点头。

余顺清接着道:“这政策固然是好,我余某人虽然官儿小,位卑言轻,但举起双脚双手赞同。可惜各地的官

员只知道投其所好,巴不得能够丈量出更多的田地,这样一来,既有斐然的政绩,又能得到你父亲的青睐,何乐而不为?”

看得出来,余顺清或许心中有激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