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身体不见了怎么办(1 / 2)
透过屏幕看到场地竟然一个人也没有了,用来接入针银光闪亮亮地从天花板上垂下来。像是告诉元新东——原来连接在上面的身体已经不翼而飞。
元新东大喊“我人呢??”
后来一想不对,再喊:“我身体呢?!”。
可“在”虚拟空间内,喊出的话语屏幕上只是寥寥数行字而已。
拉克克也不在自己的机位上,他去哪了?
元新东赶忙给吧台姐姐,那个叫杰西卡的女生,发了一条信息让她告诉自己是咋回事。
杰西卡扫过元新东打在屏幕上的文字,赶忙回复一行:“东,您的朋友告诉我们你晕倒在多人间,到街上找救护车把你拉走了。”
“啥,我人还在线上。强制拔除不触发系统报警吗?”
“昨天晚上停了半小时的电,他说得又很着急,您又一直躺在地上抽搐。只好让他把您的身体带走了。”
“……”
2245年,得益于生物学、材料学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意识和思维可以像程序那样存储、可以像程序运行了。
由此,虚拟体验带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每天遨游于虚拟空间变为潮流、习惯,一个全新蓝海出现了。
科技公司给用户非常大的优惠,送设备、送流量,鼓励用户体验“线上生活”。
一时间,所有大楼、街头的全息广告来来回回地播放着直戳灵魂的广告词:
“完美体验、真实触感,尽在数字娱乐系统”
“想要留住快乐记忆的每个细节,那就把它上传到虚拟空间吧”
“想要实现‘永生’之梦,试试将自己上传吧”
“全新数字人生,即刻尝试”。
大力度优惠之下,人们纷纷购买了虚拟设备,将自己的信息、记忆上传到虚拟世界。借助设备与算法的转换,人们的思想便可以化作数据流,畅游在虚拟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人类已经不再单纯依靠肉体活动,成为活跃于现实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多维生命体。
当然,上面种种都需要花钱,特别是一个几乎无限的虚拟空间建设所需费用巨大,很多中小国家都负担不起。
于是全球各国政府联合起来,将全球所有虚拟空间划分为12个大区。并选取资本雄厚、活跃洲际12家超大型跨国集团,给予它们特许身份,负责所在大区虚拟空间的运维工作。
南太平洋是塔希-凯恩公司负责,作为南太平洋地区涉及采矿、海运、金融等领域的垄断企业,经营此项业务感觉像干一个不赚钱的“兼职”。
之后发生的事情说明,元新东想得太简单了。
几年前,元新东孤身一人来到矿业都市。因为新移民身份,可供他选择的工作不多。
每天多数时间驾驶外骨骼深入地下200米高热高压环境下挖矿,一月所得薪水仅仅够吃饱喝足。毕竟矿业之都,高收入带来了高消费,什么都需要花钱。
除了家里练练哑铃,实在找不出更有性价比的娱乐方式了。虚拟世界的种种“优点”,对于元新东来说的确很有诱惑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