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赤字财政(2 / 2)

加入书签

然而,由于赵嘉所需钱粮、物资太多,哪怕其本身有着巨大名望,那些大商人也颇为犹豫,不敢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借贷巨资给申岐之地。

为了稳住这些大商人之心,顺便将他们和申岐之地利益绑在一起,赵嘉索性拿出众人垂涎已久的美酒加工坊、天香楼,以及是纸张、书籍等物品作为抵押。

当然,赵嘉抵押的只是销售份额,而非将技术转让出去。

这些技术,也是申岐之地能够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被保护的严严实实,每年为此杀死的间谍,都数以百计。

无论美酒、美食还是书籍、纸张,都是各国勋贵不可或缺的奢侈品,缺口极大。

饶是如此,赵嘉仍旧刻意限定出口份额,为的就是保持价格优势。

可以预料,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能够拿到固定销售份额的商人,绝对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既然有利可图,各国大商人也就被绑在了赵嘉的战车上。

他们,绝不会坐视赵嘉所处政府出现大问题。

继续找这些大商人借贷,他们心中固然会有些不满,却也会继续支持申岐之地。

李斯思索半晌,终究还是摇头道:“话虽如此,然长此以往,商人们会发现,所赚取之钱财远远比不上借贷给官府之钱财,这种借贷运营模式总会有崩溃的那天。”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君上发展申岐之地之心,李斯自然知晓,然凡事都应该量力而行,步步为营。”

“眼下最为重要之事,莫过于发展申岐之地本身,利用赋税壮大己身,凭借外物以及取巧,终非长久之策。”

李斯的话,说白了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君上还是悠着点,要靠自己才行,不要搞歪门邪道。

赵嘉闻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李斯固然有丞相之才,眼光终究还是被时代所局限着,根本不了解赵嘉在做什么。

赵嘉如今所使用的政策,乃是赤字财政。

赤字财政与财政赤字,两则虽然只是顺序有所不同,意义却迥异。

后者只是单纯代表国家支出大于收入,以致政府财政出现负增长,也就是所谓的财政赤字。

赤字财政,却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

公元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许多国家人民收入都大幅度降低,失业以及经济的萎靡让各国举步维艰。

为了为解释和解救危机,赤字预算论纷纷出现。

其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以及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的理论最具代表性。

他们认为:财政收支平衡不是国家理财的原则,负债多少也不是衡量一国财政稳定的尺度。

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陷入了长期萧条和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国家为了促进就业和消除危机,应该积极进行经济干预,采用扩大国家预算支出的方式,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投资,增加军事订货,支付出口补贴等。

国家在实行这些政策中,难免会出现巨额赤字,却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继而增加国民收入,缓解或消除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许多国家使用了这种政策,才让各国经济迅速恢复。

虽说从长远来讲,这种经济理念有着极大缺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至少在短时间内,能够极大拉动国家内需,让经济蓬勃发展起来。

赵嘉知道,申岐之地想要效仿资本主义的扩张,就必须让境内经济蓬勃发展,继而对外形成侵略性。

可惜的是,百姓收入较低,以及商业的不发达,严重制约了资本的扩张。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以官府买单的方式增加国民收入,再以此为突破口拉动内需,促进申岐之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就成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赤色财政,正是赵嘉搬出来的施政理念。

当然,若仅仅依靠向各大商人借贷,就想要支撑起整个申岐之地的发展,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种事情,只能应急,而不能成为长久之计。

至于如何赚钱,赵嘉早就想好了。

后世居高不下的房价,以及各地的棚改政策,不知让多少年轻人为了买到一套房,而拿走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

饶是如此,绝大多数家庭仍旧要向银行贷款。

一套房,不仅赚取了长辈前半生的积蓄,还让年轻人下半辈子活在还房贷的阴影中。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房产商人利用一套房,赚走了普通家庭两代人的收入与积蓄,通过这种非暴力的剥削手段,短时间内极大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这种施政模式,赵嘉完全能够借鉴。

无论是那些匈奴首领,还是立下战功获得大量收益的士卒,官府怎么把钱财赏赐给他们,同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压榨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