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3000万投资(1 / 2)
虽然刚才和王秘书说了那么多,周正也确实没有进行一些太多的变故。
或者说,一些什么别的话。
但不得不说,想要让当地的民众进行一个高端农业思维的模式的变迁,那是极不容易。
而且对于很多上层部门来说,那边的官员对于改革创新行业方面的发展尚且有些商榷的地方。
再说了,就算是他的身份已经在整个教育圈子里,算是声名鹊起了。
但是和农业方面有关系的事情,如果单凭他去做的话,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性。
出去打电话的王秘书,很快就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袁先生的一句话。
其实刚才他和袁先生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当听到周正是打算把高端农业产品,当成一个品牌来做的话。
其实袁乾天心里,就已经对这个小伙子更加注目了。
高端农业产品的发展路径,他在国外也不是没有见过,就像是一些比较有名气的产品,比如说,雪花牛肉。
东营那边的神户龙虾啦,那些都是打出来的,名气就是一个活的招牌。
而他们如果想要发展自己的品牌,肯定是需要在推广和产品经营上面,有一个重要的突破了。
再说了,既然周上有关系的话,他不介意把这个投资款放下去,只是在合同签订的时候他需要具有一定的掌握权。
不过因为考虑到周正曾经和他隐晦的说过,自己搞的一些,在互联网发展上面,比较重要的涉及到新闻采访等领域的一些项目,不打算和别人合作。
而且就算是合作的话,也肯定是以他们为主导的方式啊,袁先生就觉得,如果这小子真的和他们合作的话,可能在一些问题上面达不到一致。
所以,他给出了两个选择。
“周总,袁先生那边已经说了,我们这一次将会给贵公司提供两个方案,第1个方案就是我们愿意一次性拿出5000万的资金,进行这次高端农业的投资,股份占比是百分之六十。
第2个方案,则是我们会拿出3000万的资金进行投入股份占比为40%。
当然,这两个方案的先决条件,就是整个高端农业项目的经营权都在贵公司手里。
我们作为投资方也就是股东,只会在一些重大决策的问题上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这话说起来的时候,刘云栋在一旁都蒙住了什么什么,就5000万3000万的,八竿子还打不着的。
一个破公司根本就没有经过经营,甚至于现在都没有公司的一个实体化状态。
就有人敢投资这么多钱?
袁先生未免也太看重周正了吧,是他承认老树的能力很强,而且在整个京都的圈子里面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和他相互比拟。
但再怎么说,袁氏集团也是个价值上百亿的超级大集团啊,那就是个吃钱的巨无霸。
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够拿出这么多钱,进行一个农产品的投资,还不晓得,到底会不会盈利呢?
周正看出了王秘书眼中的意思。
其实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他知道为什么袁乾天愿意这么做,所谓的给出的两个方案。
其中一个让他付出60%的股份,这无异于是想将公司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周正不愿意多说。
而且如果在某些问题上面,他是愿意拿出多2000万将所谓的20%的股份给舍弃掉的,因为这些股份都是活生生的钱呀,如果他愿意舍弃的话,就会有2000万的资金多余出来。
是的,想想看这一笔钱他拿出来干什么不好。
还需要抛在这个无底洞上面吗?
根本就划不来的事情,但尽管是这样,因为是农产品项目的发展。
周正还是多嘴,问
了一个问题。
“那咱们刚才谈的那个……农民方面的一个供货问题,袁总那边还是坚持他的那个观点吗?”
这个高端农业方面的问题,周正其实已经和袁先生已有了一些谈论了。
但是袁乾天按照农业集约化的方式和规模思路来说,他希望能够将农民,以机器的方式代替。
2000年的时候,国外的农业发展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的体系和模式,这种模式所推广下来的话,就像m国那边他们实行的是大农场主政策。
所谓的大农场主就是,人家虽然也是农民,但手底下掌握着几十亩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地。
他们可以在这些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农作物,甚至是别的一些东西。
至于说最后收割的问题嘛,就已经有他们当时的配套设施进行合作了。
因此在两个人的谈论过程中,袁先生的看法就是打算走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模式。
他给出的意见也很简单,毕竟发展的是高端农业嘛,以后总是要给别人看他们的大规模的模式啊,或者说是一些声控调温啊,大增长的一些方式。
但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周正觉得没有办法对那些可怜的农民们进行一个补贴和帮助。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玩转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很多农民压根就没念过什么书。
所以,他就算是善心大发,也压根没有办法把这些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在一些集约化的公司流程模式上进行工作。
而他所倡导的高端农业其实有两个发展方面,第1个就是那种大工业式的农业发展。
另一个的是小工厂才的小作坊形式。
当然以点带面,还是以面化点,这些是他们今后的农业问题上将纠结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