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蒲师斯的一波流(1 / 2)

加入书签

发现官军增兵后,叛贼探子火速回报,蒲师文等人大为惊疑。

“两千援军?哪来的?……”

“想来,应该是从古田调回的,只是他们不去加强福州城守备,居然都要去救援泉州?”

“这不是顾头不顾尾么,难道就不怕咱们真的去攻打福州?”

众人议论中,蒲师斯阴着脸闭目沉思,过来好一会才开口道,“目前这个情势,大概透露出两个讯息,一好一坏。”

“什么讯息?”

蒲师文和其他人都满是不解地看着蒲师斯。

蒲师斯捏了捏眉心,缓缓说道,“其一,基本上官军能动用的兵力都集中在这了,由此说明燕王本人也确实在此处,这算是好消息。”

“其二,燕王大约是早就看穿了咱们的意图,这倒不算什么意外,关系也不大,毕竟咱们是根据他的反应来实施进一步行动,他应该也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将计就计,以自己为诱饵,使咱们将力量和目光锁在他身上,从而给泉州争取时间,现在他只要再拖上三四天,等第二批大军一到,他就能掌握主动反转局面。”

听他这么一分析,其他人也纷纷明白过来。

“难怪探子说官军不像是在修建普通宿营地,恐怕是在做死守的准备。”

“这燕王胆子还真他娘的大啊,居然想和咱们硬碰硬?”

“还别说,他如今手上也有将近六千人了,扎下营寨,咱们确实不好打啊。”

“要不,咱们留下小部分人与他对峙,剩下的人去打福州得了……”

蒲师斯却摇摇头,“福州再怎么空虚但也是座坚城,不是一两日能打得下来的,万一燕王从一开始就调回了南剑州的兵力,按时间算大概在两三日内就能到,咱们这么跑来跑去,很可能只是白费工夫。”

“最重要的是,咱们核心目标是燕王本人,既然他就在眼前了,那将其俘杀才是最优选择。”

“我猜燕王或许将咱们视作草寇流贼,战力不强,所以才有底气敢和咱们硬碰。”

闻言,留清竺深表赞同,“贤弟此话甚为在理,燕王之目的就是拖延时间,咱们不可再上当,只要能速战速决,硬攻就硬攻,我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蒲师文默默对比了一下双方力量,也认为稳操胜券,“既然燕王是有备而来,劫营也就不可能了,那咱们也没有必要等到夜里再动手,不如现在就直接攻过去。”

其他人也表示同意,立刻召集起埋伏在各处山林的手下,在官道上集结,然后浩浩荡荡往十多里外的棉亭岭涌去。

他们到达棉亭岭前时,日头已经西悬,很快就要落下山去,而官军的防御工事也大体完工了。

的确不是宿营地,甚至连帐篷都没搭起几个,完全就是一个野战防御阵地的模样。

陈韡的选址非常老道,将环形阵地设置在山岭最高处,西北两个方向陡峭难行,若要攻打,只能从东边和南边。

而这两个方向都是长达近百丈的斜坡,斜坡半腰是一道壕沟。

壕沟后面两丈,也是一道浅沟,内侧筑起了半人高的土墙,土墙后面一丈处,是半丈高的木栅栏。

木栅栏后方坡地上,还有许多土石垒成的平台,以及各种车架拼成的遮挡墙,这些设施可以有效的抵御箭矢攻击。

壕沟前面错落地摆放着鹿砦拒马,还有许多杂乱矮小的土垛树墩、竹木尖桩,还有许多深深浅浅的小陷坑。

看起来不算什么障碍,但真到了交战之时,却将成为攻击一方的绊脚石。

蒲师文眼尖,发现坡地的杂草中反射出星星点点光芒,猜到那多半被洒满了铁蒺藜。

“这些官军手脚倒是麻利,区区一个半时辰,竟然能弄出如此完善的阵地,看起来不比攻打一座县城容易多少啊。”

留清竺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官道完全在岭上的射程范围,想绕到山岭西北肯定会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从山势来看,西北方向恐怕不适合进攻,而南边山坡的障碍比东边要少许多,显然他们是故意想让咱们从南边进攻。”

“其他倒还好说,但这铁蒺藜十分麻烦,不过官军肯定要给自己留下安全通道,我仔细看了一下,大概就是正南处这条三丈来宽的区域,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从这里攻上去!”

随着蒲师斯说完,叛贼就开始行动起来。

片刻之后,大约一千名披甲叛贼举着大盾开道,以横阵向山脚接近。

在这歪歪扭扭的横阵后面,是三千多穿着各式服装的海盗,拿着小盾牌和刀斧,三五人一小伙的走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

紧随着海盗的,是四千多名弓弩手,他们散乱地走在官道两旁,刻意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

但他们中间的官道上,却是一千多人推着七架弩车和三十来个中小型砲车。

接着,则是三千多蕃人长相的士卒,他们的甲胄武器都千奇百怪,却很精良,正是那个所谓的番商民团。

再后面,是一千多人的左翼军,除了陈磊率领的水军营,其他则是被谢方叔最早派去增援汀州的那五百人。

蒲师斯等人作为指挥机构,就在这些左翼军的重重保卫之中。

山岭上,陈韡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切,心头微微一沉。

口中却较为平静,“一万五千人,有点难对付啊,不知道对方的指挥是谁,摆出这样的阵势,倒是很能削弱咱们远程打击的效果。”

卢长清认真审视着山下的叛军,“他们这架势,是打算一开始就发起总攻了,而对咱们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些弩车砲车了。”

陈韡略一点头,“是啊,必须优先打击这些弩车砲车,不能让其太过接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