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神圣罗马帝国(下)(1 / 2)
开战之初,帝国里的所有人都深信不疑,法国境内革-命者将不堪一击,那些由长裤汉流氓组成的法国军队无法抵抗德意志联军的精锐之师。这次出征将在圣诞节之前收复巴黎,成功解救路易十六一家人,最终大功告成。
按照与阿图瓦伯爵的协定,等到胜利后,奥地利可以从法国那里获得里尔与敦刻尔克;阿尔萨斯的梅斯与斯特拉斯堡会被割让给普鲁士王国;至于协同出兵的德意志各邦国,也能从重新掌权的法王路易十六那里收获不可缺少的钱财。
遵从布伦瑞克公爵与科堡元帅共同拟定的战略方案,奥地利将在两个方向威胁(进攻)法国,一个是莱茵河对岸的德意志西南部,一个是奥属尼德兰领地。前者佯攻斯特拉斯堡,仅有5千奥地利军队依托莱茵河天险与堡垒要塞;另一头的奥属尼德兰战场才是奥军的主攻方向,其中3万波西米亚军团会沿马斯河进攻法国的阿登省(阿登森林),还有1.5万人将参与围攻里尔与敦刻尔克。
与此同时,布伦瑞克公爵将率领5万普鲁士军团、3万德意志邦国军队与1万法侨支队,从摩泽尔河方向攻入法国东北境内。依照最初的战略部署,9万大普鲁士军团会与3万波西米亚军团于香槟地区的王者之城,兰斯城下胜利会师,继而继续向西,沿着马恩河,进攻160公里外的巴黎,并在12月之前兵临城下,并迫使革-命者无条件投降,解救姑父路易十六姑母玛丽一家人……
短短数周之后,战场上急剧变化形势令奥普两国君主,以及德意志各诸侯,乃至整个欧洲的君主们都大惊失色。大普鲁士军团落入20万法军(实际为13万参战部队)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德意志中路联军在苦苦挣扎一周后弹尽粮绝,布伦瑞克公爵和他的大普鲁士军团随即放弃了抵抗,最终走进叙普战俘营。
法军随即反动全线反击,整个中路大军的5万普鲁士军团、3万德意志邦国军队与1万法侨支队,合计9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人连同他们的指挥官布伦瑞克公爵与科堡元帅一道沦为俘虏,仅有万余侥幸逃出法军的围合圈。
150公里外的奥属尼德兰战场,同样是一败涂地,尽管波西米亚军团在卡尔大公的帮助下,侥幸逃过一劫,但其2万主力依然被法国的马斯军团与北方军团围困于列日要塞,估计全军覆没也是迟早的事情;余下的奥军也是寡不敌众,未等法军主动进攻,便在当地瓦隆人的反抗下,弃守中北部的各大城池,退守于安德卫普河港,仅在英国外交官的帮助下,勉强维持西部的最后一座城池。
当弗朗茨二世得到前线战报后,第一时间认为这是革-命者的唬人伎俩,但很快,潜伏巴黎的奥地利间谍给维也纳传来了确切消息,大普鲁士军团全军覆灭,整个奥属尼德兰仅剩下安德卫普与列日要塞两座城市,尽数已被法军占领。
如今,卑劣无耻的普鲁士人再度背信弃义,瞒着维也纳私下与法军达成停战协定,为了取悦法军统帅安德鲁,继而释放4万多普鲁士战俘,柏林方面还不惜将革-命的洪水引向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西部邦国。
此时,德意志邦国的军队大都已失陷于法国本土,而担当宗主国的奥地利军队同样难以自保,根本无暇提供任何支援,至于仓促间组织起来的民兵武装经不起莱茵军团与摩泽尔军团一顿炮击或冲杀,就溃不成军,不得不缴械投降。
到1792年的11月时,整个德意志西部与莱茵河左岸,包括弗雷斯特(卢森堡)、特里尔、科布伦茨、美因茨、波恩、亚琛、科隆,杜塞尔多夫和杜伊斯堡等地在内,都已相继陷落。由于法国大军的滚滚洪流快要接近布伦瑞克与汉诺威的领地,在英国驻巴黎大使多尔塞特公爵的外交斡旋下,安德鲁最终接受了伦敦方面的和平建议,下令法军止步于同联合省(荷兰)交界的韦瑟尔、杜伊斯堡与莱茵河一线,并就地展开驻防。
尽管维也纳枢密院内依然有人高声叫嚣着,将与法国的战斗进行到底,然而在听闻普鲁士人已抛开奥地利单独与法国媾和之后,弗朗茨二世皇帝和他的亲信大臣们这才感觉这场反法战争已彻底失败,无法再维系下去。
不得已,弗朗茨二世下召因反对战争而称病回郊外庄园修养的前内阁首相考尼茨亲王再度出山,赶赴美泉宫里接受一份新的任命:作为奥地利全权特使,立刻赶赴巴黎,与革-命的法国进行外交和谈,寻求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然而,考尼茨亲王却告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义不容辞的接受这份外交使命,只是会谈的地点不能在巴黎,和谈对象也不是巴黎的革-命政-府。
“是安德鲁-弗兰克,北方法军的最高统帅!”考尼茨亲王如是说道。
“事实上,各种迹象表明,那位法兰西元帅已经成为法国北方诸省的最高独-裁者。在巴黎方面不得已的默许下,北方的一切军政要务都是安德鲁所领导的北方统帅部来策划实施。包括数周前,与普鲁士签署的那份停战协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