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混乱10(2 / 2)
双辽守备司令也被猛烈的进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对那些临时拉上战场的士兵根本没有抱任何希望,只是不管如何抽调部队来,用于防御的部队都远远不够,万般无奈才想到了让这些人上前线。稍有战斗经验的部队都被派遣到了那些地理位置重要的地点,冒着西面防线防御力量被削弱的危险,特地秘密从防线上撤下了二十四门野炮来支援,这也是能做到的极限了,西面中**队虎视眈眈注视着防线,只要有丝毫的松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
在长春指挥部作战室,一个仿双辽地形沙盘放在了正中间的桌子上,很多战前研究的计划都在这上面进行过多次的推演,德**人为了培养军人指挥才能,钟情于沙盘推演,这也被那些教官带到了东北军校中来,这也深受指挥官们的欢迎。各种作战前都会根据沙盘推演来不断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加以克服,力求尽量减少损失。这次沙盘上出现的是两条红色的箭头直指双辽城,一东一西,相互呼应。
马奎元忐忑不安的看着沙盘,毕竟这次主意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虽然万一失败了司令员也不会怪罪,可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这么多的士兵伤亡会让自己感到非常内疚的,毕竟这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作战方法作战,尤其还派遣出了精锐的王牌第一军参战,任何损失都是无法接受的。李成坤看了看这个司令部的“头号”幕僚参谋脸色一直变换莫测,这么多年相处也知道他在想什么,笑了笑说:“这次我们准备充分,任它铜墙铁壁,即使从正面进攻我们也没有攻克不下的道理,这次作战计划我认为很不错,正好这次也可以实验一下作战效果如何,怎么,对自己的计划还信心不足?”
马奎元笑了笑,脸色也红润了起来,这么多年,什么没有见过?只是担心则乱而已,听了李成坤的话也下释然了,“这次作战,无论东面或者西面都完全有能力独立把城攻克。西面背靠绥远有强大的后勤支援和犀利无比的武器装备再加上这次作战的是王牌第一军,日本人即使多年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根本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东面日军几乎没有任何设防,东面军队虽孤军深入,各种给养充足,配合航空部队要攻克双辽亦非难事!”
这次采用的是马奎元提出的两面对攻战术,既一西一东同时发起进攻,这也是马奎元在分析以往几次有限的攻坚作战想出的改良方案。尤其是长春鏖战的时候,强攻付出的代价让人怎么也没有办法忘记,那是用鲜血打开的道路,每一个房屋每一个大楼每一条街道都是踏着敌我双方的尸体前进的,攻坚战的那种消耗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有的人都如同是棋盘里的棋子一般,命运任人宰割。
这种攻坚战的坏处是敌我双方都把优势兵力部署在关键地段,要夺取必须要经过血腥残酷无比的撕杀,即使最终夺取了也要元气大伤。当马奎元提出这种对攻的方法后,李成坤眼前都一亮,他立刻让马奎元组建了一个参谋小组来研究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分析权衡其中的利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方法攻坚作战至少可以使伤亡减少百分之五十,但也需要有比较严格的实施条件。
总的来说,这种攻坚作战的时候敌人无法分辨那面是真正的进攻点,根本不敢将兵力集中在一处顽抗,无形中将敌人的兵力分化,减少了进攻的阻力。攻城部队在采取“两面对攻”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面佯攻。使敌人难以判断主攻方向,难以应对从各个方向的突破。总结起来就是“一点两面”,“两面对攻”。在双辽日军的布局尤其适合这种作战思想的发挥,东面防御极弱,但是强攻东面日本可抽调西面之敌来固守阵地,进攻东面的部队穿插而来,只要顶住了进攻,那么胜利之数难以预料。同样倘若西面强攻,胜利虽可及,在日军严密防守下伤亡必定不少。
采取了两面对攻战术后将两种作战方法的优势都集中了起来,利用短期日军无法大规模增援的可能,有利的将他们的实力分散,强攻之下使得他们首尾不能兼顾,只需一方出现问题,他们整个防线就要崩溃。
附:两面对攻战术原属四野后期惯用的战术,所取得的战果也斐然,对攻坚作战是很有效。
…………………………………………………………………………
不是我不想更新,底稿丢失的确很麻烦,正在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其他的几章弄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