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秦小乙的魔改剧本(2 / 2)

加入书签

十朋在赴任前,欲接母亲与妻子来京城,听说玉莲投江而亡,老母被路人所救不知所踪,十分悲恸。

夫妇二人虽远隔千里,却不约而同地看着各自的半段荆钗,每日以泪洗面。

二人面临不同的诱惑,却始终坚守本心,没有续弦及改嫁。

期间,王母与玉莲多次上演苦情戏。王母甚至苦苦哀求玉莲改嫁,莫要误了青春。

这几出文戏,秦琪加入大量元曲,渲染气氛之余,更加突出王母的善良与玉莲的坚贞不渝。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提升了《荆钗记》的逼格。

有这些他搬运来的元曲,谁还敢说《荆钗记》响亮但不够文雅?

五年后,王十朋调知吉州,而钱载和也由福建路安抚使,改派广南东路安抚使。

赴任途中,他路过吉州府,王十朋前去码头拜谒。

当钱载和知道王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后,便在船上设宴,使十朋与母亲、爱妻得以团圆,解开了误会。

最后,夫妇二人不约而同地拿出被各自珍藏的荆钗,在热泪盈眶中,将其合而为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此事说来容易,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十朋与玉莲,便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生死不渝之爱。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歌颂?

原版一个极大的bug便是十朋的母亲。

按照正常逻辑,她不可能不拦着玉莲殉节。

玉莲殉节后,她更不可能无动于衷,不与儿子理论一番。

所以,秦琪魔改了王母的命运。

经他魔改之后,不但剧情符合了逻辑,也增加了厚度和人文关怀。

也正因此,即便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马太公,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而且,他强调了荆钗。做为夫妇二人情感的寄托,荆钗必须在重要场景中突出并渲染。

此外,他暗讽了一下丁谓和钱惟演,捎带脚,他还讽刺了一下汴京榜下捉婿的恶劣风气。

所以,擦去眼泪的马太公笑眯眯道:“小乙,你这剧本要火!而且会火到西夏、大理和辽国!

这样吧,老夫今日便印刷,嗯…半月之后吧,咱们先在真定府演一出试试,如何?

老夫再问最后一遍:任昭天这个名字,你改不改?”

秦琪打了个寒战,他仿佛已想象到任二郎被臭鸡蛋、烂菜叶砸到落荒而逃的恐怖画面。

他连忙颔首:“老太公,便改为孙汝权吧。一切交给您老安排,即将进入农闲,让乡亲们看看戏也是极好的。”

这剧本一共有四十八出,够乡亲们追一个冬天的剧了。

晚上还可以继续演,反正任家不差钱儿。

唯独有一点:演孙汝权的优伶,任家务必要保护好他的安全。

秦琪太了解古城这一里的乡亲们了,只要一个照顾不到,那厮或许就要一命呜呼。

若不提前注意,他或许会被铁锨、锄头…拍成肉泥,保证包成饺子都不带硌牙的那种肉泥。

老头儿又想起一事:“小乙,你这本子是卖还是赠?”

这还用问?这本来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秦琪连连摆手:“老太公,您尽管送人便是,小乙分文不收。”

马太公极为欣慰:“好孩子!咱们先试试反响如何。

似这般歌颂真情、且雅俗共赏的剧本,你有空不妨多写几个。”

秦琪颔首,他也想看看,这个他原本只是想打击报复任二郎的剧本,到底会不会火。

因为这是大宋,不是大明。在大宋,夫妇和离,也就是离婚,是很常见的。

在大宋,女士的地位,与李唐差相仿佛,女士挣钱补贴家用者,比比皆是,毫不稀奇。

孙氏不就是例子?

所以,秦琪也不确定,这种剧本到底会不会受市民们欢迎。

他将疑问问出来后,马太公哈哈大笑:“小乙,你等着瞧便是!”

秦琪挠了挠头,转身便欲走。

马太公喊住了他:“小乙,且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