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跨界合作(1 / 2)
台下的同学们陷入静默,片刻后,有人怯生生地举手。
张青温和地示意那位同学发言。
“两弹一星勋章,无疑是巨大的荣耀。”
张青微微一笑,示意同学落座。
接着,更多同学在张青的鼓励下表达看法。
“是成绩的见证。”
“是奋斗的象征。”
“是辛勤的硕果。”
张青点头道:
“你们说的都没错,但最关键之处,并不在此。”
“请问在座的同学们,谁能说出当年所有两弹一星功勋的名字?”
台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两弹一星最为人所知的科学家是钱专家和邓专家。
因他们的事迹神奇,广为人知,但他们只是众多功勋中的一份子。
当年,受到国家表彰的两弹一星功勋共二十三人。
其他专家如于专家,其学术成就和对两弹一星的贡献,绝不逊色于邓专家和钱专家。
还有卢开甲院士,独揽华夏六项科学大奖,同样是两弹一星的功臣。
另外,与钱专家并称“三钱”的另一位钱专家,是材料力学的奇才,就连体育领域也有获奖记录的全能学霸。
这些人的名字,只有长期投身科研的业内人才能如数家珍。
“没错,除了专业科研者,普通人几乎无人能完整说出他们的名字!”
张青突然后退一步,把台下的人一一拉上台,让他们站在自己身旁。
“两弹一星的专家们,期望你们忘记他们的名字。”
"由于两弹一星的研究者们,他们是个集体,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他们的愿望是让人们铭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而非他们的姓名。"
听众席上的学生们无不感叹。
确实,两弹一星先驱们的期望已然实现。
新一代的年轻人,铭记的是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而非这些开创者的个体名字。
他们的功绩,都凝聚在这枚"两弹一星科学家荣誉勋章"之中。张青继续他的演讲。
"各位都看见了,我的团队也是如此,有勤勉尽责的副工程师,有辛勤劳作的助手,有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专家和母亲,还有许多为团队做出贡献的人,他们此刻在远方进行实验,无法出席。"
"我要你们记住,今天受表彰的,不是北京大学的张青团队。"
"而是可控核聚变实验团队,以及多卫星发射团队。"
"科学虽无国界,但在这次索尔维会议上,我看到的却是各国科学家间的对立,为科学筑起了高墙。"
"我们无法强求改变他们的观念,但我期待我们华夏的每一位学子,未来都能投身团队,忘却个人的荣辱得失。"
"好了,我的发言到此为止。"
张青的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