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建造了砖瓦窑(1 / 2)
还好李大军他们也算顺利的到了竹水湾秀水寨,宋皎也是知道他们心急,当即就拿出来了户籍文书的那本黄册,把李大军的那十几个兄弟,全部登记在了那些空白的户头上,只等着随后开了荒地,去县衙里登记时,把这些户籍上报留存,就算彻底入户成功了!
这事情宋皎也是放在了心上,毕竟李大军他们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又报了他们是竹水湾新落户的百姓,无论那些人具体什么身份,有一点儿不能忽略,那就是无论那些人后期会不会过来寻找李大军他们报恩,至少这份恩情都会变成好印象,也会成为竹水湾秀水寨的好形象。
也不是宋皎任何事情都斤斤算计,实在是秀水寨初来乍到,根基太薄,要想在临水县彻底立足,肯定是要好好谋划一番的。
毕竟他们一来这里就灭了水狗寨,又占了竹水湾这么一个好地方,而且人员也不少,称得上个中等“势力”了,后期要想做生意什么的,少不得与当地的豪绅富商之类的打交道。
他们可不是山贼水匪,惹得不高兴了直接想办法灭了,他们是这临水县里的地头蛇,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宋皎他们自然是能交好就不会多树敌的。
不过这也只是一时之计,如果真要长久的委曲求全,宋皎他们也是受不了的,所以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说与那些人抗衡了,就能做到让他们不能随意拿捏就行了。
毕竟前者太难做到了,人家豪绅土豪们的财富势力可不是一天两天集结的,宋皎也不会太过妄想了,还是后者毕较容易做到……
所以第一步先与当地人交好,拉上一两个差不多的盟友,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宋皎对李大军他们帮忙的那些人,很是上心,还特意让老三朱大生带着几个小子跑去了县城一趟,打听看看有什么消息。
果然让他们听到了一个消息,宋大人的家眷前两日刚到县城,并且宋夫人还出钱买了一些高价粮食,为了赈灾施粥,很是引起了灾民们的一片赞扬和感恩。
宋皎也是通过这个消息,大致猜出来了,李大军他们帮的那些人,应该就是知县宋大人的家眷了!
这样更好,宋大人肯定知道了这个消息,随后他派人送牌匾时,说不定还会带来关于李大军他们的感谢,无论是什么宋皎自然不会干预,只要秀水寨在宋大人心中的印象加分就行了……
不过那都是随后的事情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砖瓦窑这里。
寨子里的老弱妇孺都不得闲,干着各种小而重要的杂事,更别提青壮年的汉子们了!
男人们除了一部分仍旧负责安全巡逻的之外,其他的则是全部投入到砖瓦窑这边。
烧砖瓦的土窑为啥选择在西北角这一块儿,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处山岭上面,可以挖到细土也是俗称的粘土。
因为烧制砖瓦对于泥土的要求很高,李老爷子带着他家中的一些懂这些的汉子们,在整个寨子外面转了大半天,终于找到了这处山岭。
他们发现这里的土壤柔和细腻而十分有粘性,是质量上等的粘土。
再加上建造砖窑,还有前期制作泥砖坯子,后期洇砖,都需要很多水的,这里不但有个大水潭子,而且还是活水,是有泉眼从山林间流出来的,并且下面还连接了葫芦河那里,使得这里的水潭子清澈流动,水源充足。
还有一点儿就是,这里离寨子有一些距离,砖瓦窑这边的动静还有烟气也传不到寨子里面,不会打扰到大家的日常生活。
宋皎过来后发现这里山脚下地方还挺宽敞的,正适合建造一个砖瓦厂子。
于是便当机立断,让大家迅速开干起来。
先在山脚下开挖需要的泥土,这样就可以先吧山脚下那些不平整的地方挖出来一处大的场地,暂时搭建出来几座宽阔的大棚子,来充当“大厂房”,用来放置砖瓦。
这里雨多,做好的泥砖坯子天晴时还能露天放置晾晒,可是下雨天就得盖起来,于是宋皎便让大家伙搭建一种空顶棚子。
框架和普通的棚子一样,但是上面没有打顶,只是打了空架子,多建造了一个宽的檐子,这样下雨天直接用放水的油布棚搭在上面,而雨水顺着那宽檐子流下去,正好棚子底部也建造了一处流水的沟壕,也不怕积水淹到那些泥砖坯子上了……
寨子里能干活的汉子们不少,除了巡逻的二十多个之外,也足有二百七十人了!
不过巡逻队的汉子们也不是一直巡逻的,他们也是轮番的,随后还会和干活的汉子们分着调班,过来干活的。
按照普通的村寨,这近三百人的劳动力,那可不是吹牛,可以说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高低都能给你建造出来一座院子来。
所以说这么多人已经很厉害了,因此为了不耽误事,这些工事都是分开进行的。
这二百七十多个汉子们,被分成了四组,两组人多,两组人少。
人多的自然是去建造砖窑和挖土造泥砖坯子了,人少的则是建造空顶棚子和大厂房了,这两样大家都驾轻就熟,而且之前汉子们闲的时候砍回来的树木还有不老少,打桩子不在话下,而大厂房的棚顶和栏栅则是用竹子做框子,所以更省事也用不了太多人。
因此大多数的人手,还是集中在建造砖窑上,毕竟这个毕竟麻烦,而且他们也是在李家几个汉子的指导下,还得不停的摸索研究,一个不对还得推倒重建。
反倒是那些挖土做泥砖坯子的,没啥子技术含量,农家汉子们,谁不会弄这个,除非是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