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军方接触(2 / 2)

加入书签

在第二次会晤中,麦克马拉曼主动提出,美国将尽全力与中国共同渡过危机。

当然,牧浩洋对此表示了欢迎,而且也表明了立场,即在全人类的灾难面前,大国都有责任与义务承担起拯救人类文明的重任,中国也将不遗余力的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合作。

必须承认,中美双方都表现出了诚意。

在九月二十四日的第三次会晤中,麦克马拉曼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在毁灭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如此脆弱,所以中国与美国有责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发生自相毁灭的灾难。

说得直接一点,应该借助这次自然灾害,推动全球无核化。

牧浩洋再次表示欢迎,但是提出了质疑,即其他国家是否会放弃核武器。

在第四次会晤时,麦克马拉曼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把应对自然灾难的行动与消除核武器挂钩。

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中美达成一致,其他国家将别无选择。

显然,麦克马拉曼没有说错。

就算能够成功化解自然灾难,地球的生态系统也会遭到严重破坏,所有国家都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只有中国与美国能够为别的国家提供援助。比如,在粮食问题上,美国是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与出口国,而中国在农业技术特别是无土壤人工栽培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年之内,粮食危机将影响到绝大部分国家,而这些国家绝对需要中国与美国的援助。

如果把灾后的援助行动与核问题挂钩,就不会有任何国家提出反对意见。

只是,牧浩洋没有立即做出正面答复。

核力量是一个国家战略安全的基本保障,美国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销毁核武器,肯定别有用心。别的不说,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军事影响力达到巅峰,美国的军事影响力则跌入谷底。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美国要做的不是与中国一同销毁核武器,而是提高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比如在前苏联解体之后,继承衣钵的俄罗斯就修改了核政策,把核武器当成安全基石。

以中队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常规打击实力,销毁核武器之后,美国的处境将更加凶险。

当然,不可否认,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拿海军来说,美国有十五支航母战斗群,而中国只有五支。即便在十年之后,中国海军的规模也无法超越美国海军。中国真正有优势的只有陆军,而在空军方面,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大,美国的战略空军更加强大,而中国的战术航空兵更加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与美国已经形成了军事平衡,即双方都无法在对方的实力范围内取胜,但是又都能给对方制造威胁。

即便如此,美国也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

要知道,如果能够渡过这场自然灾害,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幅度提升,美国的全球霸权则将烟消云散。对美国来说,在战略上必须遏制中国,也就必须倚重军事力量,而核力量是美国不可或缺的军事支柱之一。没有了这个支柱,以美国为核心的安全体系,特别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同盟关系必然分崩离析,等于为中国腾出了大片发展空间,也等于拱手让出了霸权宝座。

显然,这严重违背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美国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肯定与其总体战略有关,而且肯定针对中国。

要知道,真正有能力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的,只有中国。

牧浩洋首先想到,通过销毁核武器,美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中国的威胁,因为中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对美国本土的威胁非常有限,而美国部署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力量,却能对中国本土构成严重威胁。

也就是说,如果双方都销毁了核武器,那么中国的处境将更加凶险。

这就是美国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原因吗

显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

全面销毁核武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在此之前,中国肯定会努力提高常规力量的战略打击能力,弥补销毁核武器之后的军力缺陷,因此美国不可能通过全面销毁核武器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那么,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牧浩洋想不出来,也没有花心思去想。

九月二十六日,牧浩洋返回北京,一是向腾耀辉汇报协商结果,二是与腾耀辉黎平寇商量美国的提议。

第六十二章军方接触

第六十二章军方接触,到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