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左右为难(1 / 2)
钱德勒的判断一点都没错,在海空鏖战中惨败,对日本军人的信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收到最后的战报,荒川太郎独自返回办公室,翻出曾祖父用过的武士刀。
这把刀并不名贵,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荒川太郎的曾祖父仅官至少佐,还在葫芦岛度过了一段不光彩的时光。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荒川太郎的曾祖父返回中国,花重金从一名收藏家手里买来了这把武士刀。
从此以后,这把来历不那么可靠的武士刀成为荒川家族的传家宝。
在这把武士刀的鼓舞下,荒川家族的三代人中,有十三名男性从军。
只是,之前十二人干得都不怎么样。
官至少将后,荒川太郎从伯父手里得到这把刀,也就此确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
现在,荒川太郎只想做一件事七十多年前他的曾祖父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可是鼓足勇气之后,荒川太郎还是没有下得了手。
这把将官指挥刀太长了,不适合拿来切腹。
在自裁的思想斗争中,荒川太郎也想通了一些事情,只要活着就没有失败,还有反败为胜的资本。
荒川太郎非常勇敢的活了下来。
虽然作为空中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荒川太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认为,最大的问题不在指挥层面上,也不是空中自卫队的官兵没有竭力奋战,而是武器系统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
军人再优秀,没有合适的武器也打不了胜仗。
海空战不是地面战,技术兵器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人员素质。
这个时候,日本内阁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递交战报的不是荒川太郎,而是海上自卫队司令木村小次郎上将。作为总指挥,木村小次郎表现得非常积极,在荒川太郎不肯出头的情况下,主动提交了战报,还通过电话向首相汇报了交战情况。
只是,木村小次郎没把话说死。
不是他在偏袒荒川太郎,毕竟两人在作战问题上有很大分歧,木村小次郎一直反对空中自卫队单独作战。他故意留有余地,主要还是为自己留条后路。如果把话说得太死,让小林光一觉得问题出在空中自卫队身上,很有可能把海上自卫队派上去。木村小次郎并不笨,没有空中掩护,舰队什么也不是。
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希望打赢这场战争,更希望在舰队的主导下打赢这场战争。
为此,就不能让小林光一绝望,必须让首相对胜利充满信心,同时得正面日本军事力量的结构性缺陷。
只有填补了这些缺陷,才能打赢战争。
在电话中,木村小次郎强调了舰队的作战能力,同时强调舰队没有遭到打击,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挑战中国海军,夺取制海权。只是在此之前,必须重组空中自卫队,让空中自卫队扮演原来的角色。
什么是原来的角色
从日本军事力量的名称就看得出来。
在组建军事力量时,没有使用国防军,而是使用的自卫队,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以国家自卫为主,并不具备对外进攻能力。数十年来,日本一直奉行自卫方针,特别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几乎所有国防建设都在为增强国家防御力量服务,即便少有的进攻性军事力量,比如空中自卫队的f2多用途战斗机海上自卫队的常规潜艇,也是按照进攻性防御战术打造。
如此一来,空中自卫队原来的角色就是防空。
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提议,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舰队提供防空,协助舰队夺取制海权。
因为荒川太郎不肯露面,所以木村小次郎代表了军方。
由他转达的信息非常明确:自卫队还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只要合理应用有效弥补存在的缺陷,仍然有希望赢得战争。
这下,小林光一有点左右为难了。
作为一名理智的政治家,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在开战的第一天输掉战争,即便能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找回一点面子,也很难扭转战局,更难以夺回钓鱼岛,至于战胜中国海军与空军,更是无从谈起。
打下去,日本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获得的利益却非常有限。
最明智的选择是与中国停战,在输掉全部本钱之前结束冲突,为东山再起留下宝贵的军事基础。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支军队的灵魂不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拼下去,只会有更多的军人血洒疆场。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不是军人,也不大清楚军队的状况,更不可能知道军队还有没有战斗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他只能听取军人的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