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被迫调整 一(1 / 2)
刘十三一直在想,到底是天算还是人祸,蒋介石计划五年时间把国民革命军主力装备完成,完成之时确实全面抗战爆发之时。
所以一个军装备的价格被刘十三硬生生从两千两百多万原价给降到了一千八百多万,这些武器装备要出现在抗日战场的,最大的淞沪战役调集了当时全国70%的军队参战。
所以刘十三以自己所能办到的最低价格提供给国民革命军,这也是为什么出售详单里居然有半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的原因,五十支的半自动狙击步枪几乎就是送的。
这样的赔本买卖不止旬县高层不明白,就连蒋鼎文和南京政府也不明白,旬县高层有怨言,六十三做主,他们也无话可说,南京蒋介石政府只能认为这是旬县兵工厂跟国民政府示好的举措。
南京蒋介石政府和旬县其他高层人员,他们哪里知道,刘十三晚上的苦,按照旬县高层约定,旬县兵工厂是燕素娥全权把手的,刘十三的降价,一连睡了一周的地板,徐莹和玉竹还在徐才升等人死后的怨念中,刘十三更不敢触她俩的霉头。
铜矿在中国是比较稀缺的矿种,除了山西太原兵工厂的黄铜板可以自给自足,其余的兵工厂80%的黄铜板都是进口,做弹头的合金钢,镍钢也都是进口,而镍钢也是合金钢的一种。
铜的导热性非常优良,子弹在击发的瞬间会受热膨胀,弹壳会贴紧枪管达到封闭效果,发射药发出子弹放热后,弹壳又会瞬间回缩,所以铜是最适合做弹壳的材料。
现在解放军服役的95枪族和03枪族用的是子弹是钢壳,涂成绿色,就是因为中国铜矿产量稀少,工业用铜紧张,然后走的一条新路子,所用钢材也是新技术新产品,达到了铜弹壳的要求,属于国家级机密。
就在蒋鼎文返回西安一周后又跑回来了,江南不缺煤,不缺铁,就缺铜,他要求旬县给全国兵工厂提供黄铜板,当然是购买,既然国内有铜矿何必进口外国的。
如果不是嘉福矿业是股份制私营,又拿人手短的话,肯定就是重兵压境收归国有了,那里会坐在这里跟刘十三等旬县高层谈判,旬县当初就是准备卖矿赚取利润的。
最后商议协定,旬县嘉福矿业最低出售两万吨黄铜板,三十万吨钢铁,600万吨优质煤,黄铜板占旬县产量的60%,钢铁占产量的70%,煤炭占产量的90%。
相对的全国其他地方要给旬县提供稀有金属和其他资源,都是按照市价提供,拥有优先供给权,这个权利也是在降价的基础上获得的,旬县工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别的资源。
就黄铜板一项的年收入就有一千五百万大洋,再加上钢铁和煤炭输出,矿产的收入达到了当初的预期一年收入五千万,纯利润三千万的目标,而兵工厂的收入这是后来才有的,不在当初建矿的预期目标里。
旬县的蛋糕越做越大,刘子光和刘十三还有所有高层商量后,还是决定上国税,不缴税的话从哪一面都说不过去,嘉福矿业股份制私营这么大的摊子却不给国家缴税。
前几年不缴税,那是因为都对南京国民政府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是眼下东北沦陷,上海十九路军在苦战,拖欠国家税收,就是发国难财,而刘十三,燕素娥,陈雨析这些人也够不到资本家的门槛,做不到一心只为钱。
旬县工业基地正处于分散转移阶段,四处八面都在花钱,创建五年了,前四年都是花钱,几乎没多少利润,若不是去年赚取南京政府四个军的武器装备钱,这次改建,嘉福矿业的账面上就会捉襟见肘。
刘子光给蒋鼎文发去的缴税报告,蒋鼎文没好意思批复,旬县的经济状况,他们摸的清清楚楚,大笔一挥直接免了前几年的拖欠,从明年开始缴税,然后电请南京政府免除嘉福矿业还没还完的贷款。
当初贷款四千万,已经还了三千万了,剩余的一千万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也非常顺利的给销账了事,旬县财政的走账都是中央银行和嘉业银行兑换,中央银行从中获取的利益也非常巨大,就当还人情。
八月,杨虎城的补充团从铜川撤离,同时豳县马鸿逵的两个团也开始撤离,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借口在这逗留,也预示着旬县周边五县重新划归旬县管理,在蒋鼎文的助力下,六县完成了行政划分。
其余五县均撤销县级单位,更为镇级,更名为豳镇,化镇,宜镇和耀镇,其中耀镇是原王区和印区合并而成。至此旬县拥有八镇,六十二乡,大小村庄五百多个,面积九千多平方公里,全国除了个别县级单位,也只有市级单位的面积可以跟它比。
旬县的地理位置也突显出了重要性,关中和陕北两条通道,一条在旬县境内,陕西跟大西北的两条通道一条在旬县境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