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毫州之围(2 / 2)

加入书签

孙殿英就打起了长久守的念头,自己军队装备的步枪可是比其他部队的步枪好使,在亲眼看过旬县制造的机枪威力后,他还真想看看步枪的威力。

孙殿英的炮兵部队也没用了,所以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就等着你们来了。

韩复渠的75mm炮在君山也够不到毫州城,只有以上的重炮才能打出五公里以上。

韩复渠看着自己的七门75mm山炮来了,就心里乐开花了,你孙殿英敢在一个小城里塞一个军三万人,只要炮弹落进去,就是砸也砸死你们。

韩复渠都没给炮兵休息的时间,直接就在毫州城北城门对面建立炮兵阵地,准备对着毫州城进行炮击。

城下的一切都被居高临下的孙殿英看在了眼里,孙殿英的炮兵团也开始了调整诸元,让你们这些老军阀和蒋介石的拥护者们瞧瞧我孙殿英的厉害。

韩复渠跟冯玉祥的时候,孙殿英还是混混在街头打架,韩复渠脱离冯玉祥的时候,也正是孙殿英起家的时候,两个人没有共同共事过,也就不存在什么旧情义。

韩复渠想的是,不用来什么临阵劝降,直接就让炮兵开炮,先炸了再说,等炸怕了,再劝劝这个同出西北军的后生。

韩复渠的炮只开了一炮,并且全部落尽了毫州城,而且全部炸响,就当他们观察毫州城反应的时候,发现比他们刚才发炮更刺耳的炮声出来。

炮弹由于体积太大,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会发出非常尖锐的“啸”声。韩复渠当初就傻眼了,那里还有时间数炮弹,先脱离炮击范围再说,

韩复渠还没跑几步,就被人给扑倒了,然后炮兵阵地就腾起一片烟雾,刚才还平整的炮兵阵地上,到处坑坑点点,谁还有心情数这个。

赶紧脱离这个范围才好,韩复渠被一群参谋和军官拉着就跑,韩复渠一边跑一边还不忘回头瞅瞅自己的家当。

一省之王,居然被一个只有一个军的新军阀打的几乎是逃离火线,韩复渠能忍下这口气么,刚跑到安全地点,就给参谋下令,向蒋介石求援,还有继续调兵,把自己的兵都调来,一定要跟孙殿英决个高地。

王钧和叶开鑫输的不冤,旧军阀的军队还处于集团冲锋,依靠人数来取胜的阶段。当这种依靠人力的旧军阀军队面对依靠装备的新式军队的时候,往往会付出极为惨重刚的代价,

王钧和叶开鑫的两个军在毫州城下一共丢掉了六千多人的性命,这还是孙殿英的部队士兵看着曾经的战友份上,只有重机枪火力射击的结果,步兵拿着步枪几乎都是目送着他们逃离战场。

如果这些步兵进行远程火力交叉替补,这个伤亡数字还有可能翻一番。而这个教训在一战中,欧洲各国军队付出了天文数字般的损失后才总结出来的。

一战都结束十年了,中国军队还处于一战前的水平,有这种拿着兵力往重机枪火力网塞的例子也就不足为奇。

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接到韩复渠的求救电报,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王钧和叶开鑫的失败,可以归咎于他们的自大或者自保,那韩复渠了。

他的就不是巧合了,而是真正的实力比拼,孙殿英的一个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了。

大量的重机枪,大量的火炮,全国只有一个地方有,蒋介石的目光瞄向了陕西旬县。不光是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都是这么想的。

全国的新旧军阀都互相非常了解,孙殿英并没有向外国势力订购武器,而全国能提供武器的兵工厂就三家,奉天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却独独忘了一个,一直没有引起人注意的旬县兵工厂。

旬县最近引起别人目光的也就是两个,一个是三水军校被蒋介石改为三水士官学校,在一个就是旬县在全国新军阀势力中带头发表全国通电表示中立。换句话说旬县还是承认南京中央政府的,只是不想参与新就军阀的混战。

张学良的兵工厂能造的武器基本都是日式系列和制造弹药,太原兵工厂基本都是主维修和造弹药,汉阳兵工厂的底子最厚,可以造八八式步枪。

全国所有的新旧军阀的武器几乎都是靠进口,就是三家有能力制造个别种类武器,也没有进入批量生产,一直因为机器的老旧和技术的落后,很多工序还需要手工进行。

这样一来,还用问么,孙殿英的武器只能来自旬县兵工厂,不用孙殿英自己承认,他大胜了两仗,绝不是他的士兵有多厉害,都是带兵的,只能说他在装备上占了优势。

蒋介石向安徽北部毫州增援一个军,帮助韩复渠进攻孙殿英,如果拿不下毫州,就围死他。

这也就有了毫州长达九十天的围困,直到冯玉祥的五个师来解围,孙殿英退到黄河口,部下被阎锡山收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