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一个小公务员的日记52:年轻真好(1 / 1)

加入书签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多数学校已经放假,许多企业和部门也已提前进入了节日模式。然而,在我们部门,年底的工作量却有增无减。特别是为了准备节后即将举行的全市xx工作大会和系统部门的务虚会,我们必须在春节前完成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在假期中加班进行修改、完善和印刷。

据我所知,除了我们部门,市委办等单位在春节期间也往往无法休息,因为许多地方需要在年后召开两会和市里的全会,领导的讲话稿大多需要在春节前后完成撰写。

不过,春节假期仅有7天,转眼即逝。如今,我越来越觉得过年失去了以往的趣味,年味逐渐淡化。除了除夕夜和家人共进晚餐、观看春晚外,似乎已无其他庆祝活动。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春节期间的请客送礼现象大为减少,这对我们普通公务员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以往需要考虑如何向各级领导拜年,现在只需群发一条短信即可。

上午在办公室,我主要负责协调本周五领导的下乡慰问活动。每逢春节前后,市四套班子领导都会深入基层,慰问困难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由于这项活动涉及多个市直部门和基层政府,需要协调的事务颇为繁杂,几乎花费了我整个上午的时间。完成协调工作后,我还需准备领导下乡慰问的讲话稿,虽然篇幅不长,但也需要精心准备。

下午,我将重点放在了思考节后本部门务虚会的材料上。这类为全年工作定调的重要文件,通常需要花费一到两周的时间来撰写,并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最终定稿,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

我偏好在安静的环境中撰写材料,但白天经常会有电话打扰,虽然接听后往往发现并无大事,但不接又觉得不妥。实际上,机关工作中大量的精力常常被这些可有可无的电话和琐事消耗。

我的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同事,他性格较为内向,而我则相对外向。有时,当有人来办公室讨论工作时,我会不自觉地滔滔不绝,忽略了他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行为似乎不太恰当。

然而,我认为在机关工作中过于沉闷并非好事。虽然我们提倡“老黄牛”式的干部,但在当今时代,如果一个人默默无闻、低调行事,不擅长自我宣传,那么他的能力和成就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

我们单位有一位老同志,进入部门已有20多年,目前仍是一名处长。与他同期进入单位的同事中,有人已经晋升为副市长。这位老同志各方面都很优秀,但过于低调、不善言辞,平时不喜欢与人交流,给人一种“大隐隐于朝”的感觉。他并非典型的公务员形象,更像是一位隐士。

他是外地人,退伍后来到我们部门工作,似乎家人并未与他同住,有时甚至直接在办公室过夜。晚上经常能看到他独自在走廊上徘徊,沉思人生。或许,长期在体制内工作却未能获得提拔的人,最终都会变得心灰意冷。

他现在已经50多岁,没有特别的技能,在机关混日子已有20年。如今年岁渐长,却几乎什么都不会,连打字都不熟练,说话也不利索,写文章更是水平有限。

这让我感到既可悲又可叹,可怜又可惜。如果我也像他一样在体制内混日子,到了他这个年纪,是否也会陷入同样的境地?或许不会,毕竟我们这一代人在互联网时代长大,老了可能还会玩游戏、刷微博。但在未来的年轻一代看来,我们的行为或许也会显得过时。

我们部门还有一位同事,在90年代国家允许停薪留职时选择下海。他跟随摄影团队走遍了欧亚非30多个国家,参与拍摄了诸如《动物世界》等纪录片。然而,十多年后,当初与他一同出发的人有的成为了知名导演,有的成为了制片人,有的成为了大老板,而他依然是摄影师。没有赚到多少钱,也没有结识多少人,最终选择回到部门工作,现在也是50多岁,担任副处长。

与他交流时,我感觉他非常浮夸,似乎因为他走遍了世界,见识了许多,便不把我们这些年轻人放在眼里。然而,在外人看来,这种行为不过是哗众取宠。

说实话,我的大多数同事都非常积极上进、阳光向上。只有少数年纪较大、未获得提拔的人,行为越来越古怪,与我们格格不入。这是代沟,还是无知?

今天还有一位大学生要来实习,据说是某位领导的侄子。寒假期间,他想体验一下公务员的生活,为毕业后考公务员做准备。

又是一个全心全意想要成为公务员的年轻人,让我们为他加油吧!公务员这条路,走得好,便是阳光大道;走歪了,就可能陷入困境。

不过,年轻真好,还有选择的余地。嗯,我好像也很年轻?我真的年轻吗?或许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