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河南事业单位的改革,又被误解了(1 / 1)
最近,省考联考的风头还没过,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的消息又把机构改革送上了风口浪尖。发改委的一篇年度总结报告,成了不少好事者散发小作文的素材,更是一度冲上了热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新闻事件越热闹,普通大众能得到的有价值信息就越少。因为基于热点而非事件本身的分析,很容易陷入雾里看花的漩涡。
看似云淡风轻的述职报告能够在公考圈炸锅,多半是以讹传讹的造谣和天马行空的猜想。尤其是对考公考编的人来说,压根谈不上影响。
事业单位一直在改革
如果身处体制外,或者之前对体制运转不怎么关心的人,很容易让小作文们给带跑偏了。什么河南事业单位改革让人“震惊了”、“流泪了”,什么考编越来越难了,什么铁饭碗再次被打破了。
事实上,去年3月份的时候在国家层面就发布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裁减,收回的编制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的信息。
自上而下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关注。只有当有心人把热点联系到了个人的实际,才会平地起惊雷。事业单位原本就是国家机关的补充单位和二级机构,国家机关一直在改革,事业单位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不仅河南的事业单位在改,全国各地都在改,山西、黑龙江等都上过热搜。至于那些没有引发围观的,只不过缺少爆点而已。当下是河南事业单位联考季,小作文可不就起劲吗?
精简的谣言
关于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的热议,坊间广为流传的是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很多人惊呼这一刀下去哀鸿遍野,体制内的又要失眠了。
实际上,河南发改委的网站通告里明确指出这个改革的前提,省直层面,而且除了医院和学校。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演变,省直层面作为省厅一级能有几个是科级单位?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能有多少?
很明显,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大多正是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的“空壳单位”、“僵尸单位”,这些单位原本就是自生自灭的,基本上不会再向编办打报告招聘,也影响不了现行的公考。
裁员是无稽之谈
比砍掉冗余单位更离谱的,是有人拿着改革数据唱衰公考机会。例如,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省直层面精简60%以上的单位,事业编制精简了46.9%。即使在领导层面,厅级领导职数也精简了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
但需要指出的是,精简不是大裁员,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不可能搞“一刀切”。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一样,省直层面精简的编制数基本上都补充到了基层和新质单位。
即使是面临单位被精简取消和编制压缩,采用的也是多退少进的方式徐图缓进。换句话说,压缩编制采用的还是自然退休不再新增的方式,而不是生硬的原地辞退。
对于公考路上的考生来说,拥有对社会事件的理性看法,本身就是公务员修养的一部分。如果这点是非都看不透,公考的路还长着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