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四十四章 【再临火焰谷!】(1 / 2)

加入书签

超级战兵作者:一丝不苟

第两千三百四十四章【再临火焰谷!】

半件帝器!

是羽族传承下来的强大宝器,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一件帝器只有一半,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但是,羽族有了这半件帝器后,就足以惊世了,就足以一跃成为了武道世界中,最为强大的传承之一!

帝器,在武道世界亿万年的岁月中,每诞生一名帝者境界盖世人物,自然就会出现一件帝器,这是一种常理,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帝境至强者,都会将帝器流传下来,所以,从武道世界诞生之初到现在,有史记载的帝者境界盖世人物,有着那么十多位,不过,在这十多位的帝境至强者,都消失不见了后,流传下来的帝器,也不到十个!

当然,帝器是动人心的,得到一件帝器,不光是得到了那种恐怖无比的力量,还有可能得到一名帝境至强者的传承,得到其一生的大道感悟,那种收获是无法形容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的武道强者,不知道有多少的强大传承,都想要驾驭一件帝器,在发现帝器了以后,都是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将其驾驭,可是,成功者凤毛麟角,能够真正得到一件帝器传承的人,那也是寥寥无几,无数的生灵都丧生在了帝器的威压下,落得了一个神形俱灭,魂飞魄散的下场!

这是一种态度,这是一种威严,帝器就在那里,它不会主动攻击其他的生灵,但是,如果有人想要驾驭它的话,就要承受它的力量,可是,有几人能够承受得住一件帝器的一击?不要说是某一个武道强者了,就是整个传承,恐怕都接不下来这样的一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帝器的威严那是恐怖无边的,能够让任何生灵颤抖,不管你有多强大,不管你有多了不起,不管你来自哪个久远的传承,在帝器的面前,它就等于代表了帝境至强者,这样的位面和高度,是到达了武道巅峰的,代表了力量的极尽,你就算是再有天资,恐怕也有些不堪一击,黯然失色的感觉了!

羽天,羽地,羽人,三个人都是羽族的年轻强者,在武道世界法则大乱,羽族早就盯着地球的时候,在地球的法则一变的时候,羽族立刻就是派出了他们三个人,到达地球上面来,寻找他们羽族想要得到的东西。

为了以防万一,能够顺利的掌控整个地球,武道世界以外的人,并不知道闭关锁国多年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样了,所以,羽族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动用了它们的半件帝器,传授给了羽天,羽地和羽人,当然,这是一种既用且防的办法,羽族的人也担心羽天这三个家伙,想要将半件帝器据为己有,在这样的考虑下,羽族才会将催动这半件帝器的法诀,分为了三个部分,想要催动这半件帝器,发挥出来强大的力量,就必须要三个人同时催动各自的法诀,才能够办到!

而在羽人被叶天辰杀掉了以后,他掌控的那一部分法诀,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羽天和羽地的脑海中,可是,羽天和羽地还是谁也不可能,单独的催动这半件帝器,三部分的法诀,两个人都算是得到了其二,但却又必须要另外一个人的法诀,这就不得不说是羽族的考虑周全了,也看透了这三个家伙的心怀鬼胎!

在这种情况下,羽天和羽地两个人,都大有一种想把对方杀一个碎尸万段的感觉,因为这样的话,半件帝器掌控在手中,战力大增不说,还会让他们的实力产生质的飞跃,甚至是一跃成为武道世界中的最强者,即便不是最强者,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强者了,这毕竟是一个帝境至强者不出,圣人为尊的天下,而手持半件帝器的话,加上自身的天资不低,怎么说也可以跟圣人境界的强者一战了,那还用得着怕谁?

但是,羽天与羽地都知道,他们互相残杀是肯定不行的,这不是说谁怕谁的问题,而是羽族的祖地,距离地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为了能够随时掌控他们三个人的情况,羽族便在他们的脑袋之中,燃烧了三盏心灯,这三盏心灯都是强大的神通凝聚而成,能够在脑海中跟羽天,羽地,羽人进行沟通,并且如果这三个家伙有谁死掉的话,羽族那边也是有感应的。

现在羽人已经被叶天辰杀掉,羽族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只不过还没有跟羽天和羽地沟通什么,如果羽天与羽地再互相残杀的话,羽族那边也会知晓的,不管是他们谁胜了,羽族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们,这就是两个人不敢互相残杀的原因,退一步说,即便是羽天和羽地有谁赢了,杀掉了另外一方,就能够掌控半件帝器了吗?

说实话,不管是羽天,还是羽地,他们两个人的心里都没底,因为他们都有着同样的顾虑,那就是羽族的老祖是一个心狠手辣,城府相当深的人,而他们三个人,虽然是羽族的年轻一辈强者,可是,并不是羽族的神子,就不是羽族最强的年轻武道者,也不是羽族会真正倾注所有力量培养的人,谁又能够知道,羽族掌控这半件帝器久远,会不会有什么办法隔着虚空,就将其给召唤回去呢?

要知道,羽天,羽地,羽人,虽然是羽族年轻一辈强者,也是羽族中的天之骄子,但是,他们也不可能完全的被信任,毕竟这半件帝器关系重大,甚至是关系到羽族的未来,羽族的最高者们,怎么可能完全放心的交给他们三个,只怕还有应对之法,这才是他们三个心怀鬼胎,觊觎这半件帝器,却又一直不敢动手的原因!

这个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