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山雨欲来风满楼(1 / 2)
1947年,东北的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过后,杜聿明已无力再向北满的民主联军进攻,东北形势骤变。
国共双方攻守易势,东北民主联军开始秣兵历马,积极备战,准备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军的备战工作全面展开。
首先,要准备战略反攻,就要扩大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特别是大兵团作战的协调能力和大城市的攻坚能力。
由于根据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所以我军扩军的主要方式是动员翻身农民参加地方部队,再由地方部队转为主力部队。
我军在各地组建了多个二线兵团。其办法是以部分主力部队的干部和老兵为骨干,将自愿参军的农民和工人直接组建为独立团,进行训练。待达到要求之后,再补充进主力部队。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军就组建并训练了88个独立团,共22万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打大仗,要攻坚,就必须有强大的炮兵。
通过种种努力,到1947年3月,我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有了各种火炮700多门,坦克及牵引车65辆,训练出了一批专业人才,从1945年只有5个炮兵连,发展到了有100个炮兵连和60个步兵迫击炮连,还有1个修炮厂。
1947年3月底,我军在双城召开了第一次炮兵会议,对我炮兵第一次拉出去参加“三下江南”战役中的得失进行了认真总结。
到这时候,我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支现代化的炮兵部队终于初步建成。
……
1947年夏天,东北上空再次战云密布,隆隆的脚步声如同滚滚闷雷,预示着一场夏季风暴即将来临.
此时的东北,我南满、北满的部队仍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处于分兵状态,根据地也未连成一片。
我军决心改变这种局面,打通南满和北满,把两个拳头变成一个,以便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于是,从5月中旬开始,我军发起了夏季攻势。
从5月13日开始,北满民主联军第1、第2纵队和2个独立师由扶余南渡松花江,向长春西北突进,5月中旬攻克怀德、大黑林子、公主岭、昌图等地,歼灭国民党军1个多师。
南满民主联军第3、第4纵队分别向长春以南和安东附近突击,先后攻占梅河口、通化、安东、庄河等城。
东满民主联军第6纵队和3个独立师向吉林以东地区突击,攻占老爷岭、桦甸、海龙、盘石等地。
西满和冀热辽军区部队也各向分散守备的国民党军展开进攻,占领双山、赤峰、昌黎等地。
经过一系列作战,我军拿下了数十座城市并歼灭国民党军队4个师6万余人,在取得辉煌战果之后,兵锋直指四平。
四平,又是四平!
四平位于沈阳和长春之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但贯通沈阳与长春,还与郑家屯、梅河口等战略要地相联系。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四平,谁就执东北之牛耳。
1年多以前,我军坚守四平,与优势的国民党军血战32天,最终功亏一篑,伤亡近万,弃城而走。此后更是连连败退,被一路撵过了松花江。
自此南满和北满之间被国民党军狠狠插上了一刀,让我军吃尽了苦头。
惨到什么程度,当时陈云同志被派往南满主持工作,从哈尔滨出发,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绕道朝鲜到达南满。
如今国民党军一部分核心主力在沈阳,一部分核心主力在长春,如果能打下四平,就能让国民党军尝尝被拦腰截断的日子,而我南满、北满则能连成一片。
时过境迁——
这一次,我军携大胜之师再度兵临四平,士气、兵力和装备与一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我军集中了7个师的兵力组成攻城集团,另以17个师进行阻援。
对于四平这个咽喉要地,我军势在必得!
……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此时的四平守军是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的四平守军正是71军,守将陈明仁。
就在不久以前,东北民主联军刚刚给了71军致命一击。
陈明仁的嫡系87师和88师在靠山屯几乎被全歼,民主联军此时杀来,正是趁你病要你命,时机把握的相当之好。
此时的71军,建制已被打残,靠补充地方武装后才勉强恢复了建制。此时驻在四平的还有第13军54师,在南满时也曾遭我军重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