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妥协(1 / 2)
孙广佑在新疆待了数月之后,便因为军务又返回了陕西。
原本按照朝制,孙广佑的夫人应该返回京城。
不过,一来,夫人正在替孙广佑守孝,二来,夫人毕竟已经有孕,朝廷也并非完全不讲人情,所以便同意夫人留在新疆待产。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好意,最终落得一尸两命的下场。
因此,孙广佑无时无刻不想生食北周人的血肉。
而在那次内乱之中,西安将军战死。
朝廷平叛之后,孙广佑乃有功之臣,朝廷便升其为西安将军。
但孙广佑发誓要为夫人以及夫人腹中的孩儿报仇,而是在进京谢恩的时候请旨调往西北前线。
对于孙广佑来说,最好是能直接跟北周对抗。
按照他的意思,若是能去青海或是甘肃一带,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那个时候北周入侵大梁的时候,伊犁将军郑雁南发现情况不对,自知不敌,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青海。
那个时候,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位伊犁将军很难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好在他退守及时,在北周出其不意的进攻下,郑南雁靠着手下将士,竟然也保下了大部分新疆百姓。
而且,朝廷也知道,郑南雁未能守住新疆,并不是他的问题。
毕竟,那个时候朝廷已经在数月之前,暗中抽调了郑南雁麾下大部分兵力以及西北的粮草。
所以,就算郑南雁准备充足,也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北周铁骑。
因此,在平叛之后,尽管失了新疆,但朝廷并未对郑南雁降罪。
只是他的伊犁将军却是变成了西宁将军,继续由他守着大梁西北方向的防线。
而且,郑南雁跟北周交手多年,在整个大梁,恐怕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北周,所以朝廷这么安排并无不妥。
而那个时候,成都将军在跟西夏的交战中不幸生亡,既然孙广佑想去前线,朝廷便满足了他的要求,调他来了四川。
这便是他为何非要亲自领兵的理由。
孙广佑原本以为,陈安晏在得知自己的理由之后,必然不会再有意见。
可是,陈安晏却摇了摇头,说道:“可惜,可惜!”
孙广佑听了大奇。
陈安晏这时候却是将李之仪他们都“请”出了营帐。
他此举属实有些无礼。
陈安晏手中虽有一道密旨,但他来到军营之后,却一直没有表露自己钦差的身份。
而在这里,别说是李之仪贵为亲王,另外两人的官职品级也远高于陈安晏,可他竟然就这么将几人都“请”出了营帐。
更让孙广佑奇怪的是,李之仪他们竟然并不认为陈安晏此举有任何的问题。
见到李之仪他们都出了营帐之后,陈安晏先是拿出了那道圣旨。
孙广佑在听完圣旨之后,的确先是面露喜色,但很快又皱起了眉。
年书君在数日之前来到军营,他手中的旨意便是让孙广佑派王仁礼领兵八万,支援西夏。
可如今陈安晏的这道旨意,却是还有另外的安排,既然朝廷选择了最为保守的策略,陈安晏和杜和安却不愿白白浪费这个机会,起码要趁着北周挥师西夏的时候,将新疆也一同拿回来。
所以,在陈安晏他们离开京城的时候,枢密院还有一道军令送往青海郑南雁的手上。
若是此番能一举收回西藏和新疆,对于大梁来说,固然是一件可喜之事,但对于孙广佑来说,不能跟北周人在战场厮杀,这仗还不如不打。
因此,尽管陈安晏拿出了这道密旨,但孙广佑还是坚持要亲自领兵。
陈安晏这时候也有些恼怒:“将军,您好歹也是封疆大吏,是您的私仇重要还是大梁的安危重要?”
见到孙广佑虽未说话,但似乎也已经开始动摇了,陈安晏又立刻加了把火!
“只要这次顺利拿下西藏,就算朝廷不让西藏并入将军辖下,在新设一位拉萨将军的时候,朝廷必然还是会优先考虑将军。”
“那个时候,西夏已经是大梁的属国,将军自然有大把的机会帮助西夏对抗北周!”
听到这里,孙广佑立刻眼前一亮。
他领兵多年,自然立刻听出了陈安晏话中的意思。
若是现在自己坚持亲自领兵,想来恐怕就算是李之仪也无法阻止自己。
可真到了西夏,倘若北周识趣退兵,他也不便追击,否则的话,朝廷必有重罚。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这辈子再无报仇的机会。
而倘若真如陈安晏所言,西夏成了大梁的属国,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便有更多对付北周的手段。
因此,在多番权衡之下,孙广佑终于还是让步了。
随后,陈安晏便又将李之仪他们请了进来。
在得知孙广佑已经同意由王仁礼领兵,李之仪也笑着说道:“本王此番前来寸功未建,看来是白来了!”
陈安晏却是笑着说道:“王爷之情,臣感佩万分,至于是不是白来,那就看将军舍不舍得了!”
孙广佑听了不明所以,李之仪这时候却是大笑了起来。
原来,在来此路上的时候,李之仪就提到过,这位成都将军并不好酒,但却好茶。
而且,孙广佑跟李文栋还不一样,好喝花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