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报复(1 / 2)

加入书签

宇文德荣却是淡淡一笑,说道:“陈大人有那样的计划未必是好事,皇上有您的想法也未必是坏事。”

这位大学士在说完之后便起身告退了。

而李彧在宇文德荣走后,又琢磨了一番宇文德荣的话。

尽管没有完全领会,但总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其实,对于李彧来说,虽然陈安晏是自己的心腹,但在像他这样的年纪,自然还是有些不甘人后。

特别是身在帝王之家,已经是天下所有臣民所仰望的存在。

而陈安晏跟他年纪相仿,可他表现出来的智谋却远胜自己。

这次陈安晏在离开京城之前,对于李桂成以及那个倭国奸细已经做好了安排。

所以,这两日京城虽说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对于陈安晏的计划来说,都还算顺利。

而李彧在拿到了陈安晏交给他的留言时,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李文栋给了他不少信心,所以他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才会在今日早朝上有这般说法。

而在见到李文栋竟然也是跟陈安晏一般的想法,这倒是让他有些嫉妒陈安晏了。

不过,在经过宇文德荣的开导之后,李彧倒是坦然了许多。

毕竟就连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士都跟自己是一般想法,那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如今的他,反而是有些担心起陈安晏来。

毕竟,陈安晏离开京城走的十分匆忙,甚至都没有来跟自己见上一面,只是让王府的侍卫将那张纸条交给了自己。

虽说之前按照陈安晏的说法,他的病似乎有了转机。

可是李彧却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像陈安晏这般有“城府”之人,说不定就是为了宽慰自己。

而且,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当初赵公公和丁坚到底说了些什么,而赵公公为何又要让陈安晏陪着自己来京城。

而这一切,也只能等他跟陈安晏去找答案了。

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陈安晏不在京城,倒是让他有些不太习惯了。

尽管陈安晏之前就跟他提过,在宫里的时候,有事可以跟杨雄和高公公两人商议。

这两个人是李彧可信任之人。

而在那些朝臣之中,李彧可跟李文栋和宇文德荣商议。

可是,对于李彧来说,这些年跟自己的年纪还是相差颇大,所以,李彧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总是有些距离感。

而不像他跟陈安晏之间,不论是商议什么事情,都觉得十分轻松。

其实,他自己没有发觉的是,陈安晏的确跟其他人有些不同。

且先不说那些大梁的百姓,就算是宫里这些有机会能见到李彧的太监、宫女以及侍卫,就算是之前在齐太后身边伺候的那位寿康宫总管严公公,在面对李彧的时候,都会有发自内心的畏惧。

只是因为李彧是大梁的皇帝。

就拿现在来说,如今宫里的那位大内总管大太监高公公在面对李彧的时候,就连其说话的声音大小都十分在意。

若是高了,他会担心惊了李彧,若是低了,他又会担心李彧听不到。

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个能以平常心跟李彧相处的,也只有那位已经过世了的赵公公了。

至于那些朝臣,也同样如此。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李彧刻画在他们心里的印记,就是这大

梁的皇帝。

就算是那些已经投靠了齐太后的官员,可是皇权至上的观念还是牢牢的安札在他们的心里。

所以,在李彧正式被赶下皇位之前,这些大臣都不敢对李彧有丝毫的不敬之心。

而陈安晏不一样。

陈安晏在李彧的面前,虽说礼数都还算周全,可他却对皇权没有那么大的敬畏之心。

若是说赵公公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来看待李彧,那陈安晏便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看待他。

只是,古来君王多寂寞,以三纲五常来说,李彧自然不能跟陈安晏以朋友的关系来相处,因为他必须要保持帝王的威严。

但李彧毕竟年纪还小,再加上又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所以他对皇权的意识还十分浅薄。

这个时候,李彧又拿起了那张纸看了看,随后又直接放到了旁边的一个木盒之中。

随后他才让高公公进来在一旁伺候,准备批阅奏折。

如今按照李彧的吩咐,每天各地送上来的奏折,李文栋会挑选一些先送到李彧的御书房里。

由李彧批阅之后再送去班房,交给那些大臣。

最终再由李文栋定夺。

这样也算是给李彧处理朝政的机会。

看着一脸认真的李彧,一旁的高公公倒也觉得有些欣慰。

且先不说李彧,再说那位北周的南院大王耶律平。

此刻的耶律平已经离开的陕西,到了甘肃。

而这时候的他,且不说跟刚来大梁的时候相比,就算是跟数日之前在那座破庙的时候相比,已经是判若两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