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话不投机(1 / 2)
于父愕然。
平日里,于母的飞扬跋扈、喋喋不休,使他变得忍让、听话、懦弱。
而今儿子居然也敢顶撞自己了,再不摆出老子的尊严,自己就枉为尊长了。
于父怫然道:“你瞧你说话的态度!有你这样跟老人家说话的吗?就算别人以讹传讹,我是非不辨冤枉了你,你也要耐心地解释清楚。你刚才说话的口气,太不像话!我看你现在长大了,越发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了。”
这次谈话,不欢而终。
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冲父亲发火。要在以前,看见父亲在母亲面前唯唯诺诺,于永乐会怒其不争,同情他、替他抱不平。
可是今天他说的话,大失水准。
知子莫若父,他竟然把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件不相干的事,生拉硬扯,牵强地捆绑到一起。刚才自己说话的语气、方式确实欠妥,虽然有些后悔,然而盛怒之下,并不想这么快就原谅他。
这几年来,跟家人天水一方,聚少离多,感情上出现了隔阂,要跟父亲推心置腹的交流,有些费劲。
于永乐自认为已经是个接近而立之年的人,而已经能够坚强的独立,不再受父母的管束。
他不知道在父辈的心目中,子女永远像天上的风筝,希望他飞得高,飞得漂亮,又担心风大了,手中牵着的线断了。
下午,于父又来了电话,问下半年的打算。于永乐告诉他,暂时没什么打算。
于父道:“我跟你妈的意思,希望你再签一次志愿,几年以后,你思想变成熟了,做事会更沉稳一些。这也是我和你妈的共同愿望。”
永乐道:“就算我有留转的意愿,也要先看组织的需要。这不是去饭店吃饭,想吃就吃,想走就走。”
父亲太可笑了,他对自己的关心越无微不至,越要干涉自己的选择,自己偏不按照他描绘的路线图去走。
自己早过了叛逆的年龄,不需要再用逆来顺受来证明自己的成长,人应该把命运紧紧地捏在自己的手里。
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父母的话,或许可以少走些弯路,少遇些挫折。
可是,人不轻狂枉少年,生活的体验、成长的烦恼,得亲身去尝试,旁人无法代劳。年轻时摔倒了,爬起来,拍拍手,又能够顽强地走下去。
此后将近一个月,于永乐很少主动跟家人联系,有时候见了父母的来电显示,心理上也如同遇了债主。
时间越往后推移,他们越心思专注地投放在自己身上。父亲关心自己的前程,母亲则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追问不舍,说假如年底退伍,就该找个人结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