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英魂殿(2 / 2)
两殿自今朝建立,按照陛下的意思来讲,也是需要今朝的文臣武将在死后才能配享两殿,享受大魏香火,但是这李子渊…
作为一代名相,李子渊确实有青史留名的资本。
但不过就是功在当代罢了,岂可换到现在占据文英殿第一牌位?
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是一时之间,赵长青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能够配享文英殿第一牌位。
大家争执过来争执过去,也没讨论出来一个最终人选。
还是赵长青拍板决定,就将‘李子渊’供奉在文英殿。
这也是为什么李子渊能被后世之人封神的最大一个原因。
能和曹老国公齐名的存在,肯定也是一位大佬。
不得不说,李子渊治国的能力略输诸葛亮一筹,但是谁让他死得早呢?
事情就这么定了。
除了两殿之外,赵长青还说了一件事,道:“朕在晋国一战时,得益于一位老将军所助,击退了凉军,但是老将军却为国捐躯了。在老将军生前,朕曾答应过他,要给他一个谥号,此人名为戚定远,最早乃是萧逾明大将军麾下的前将军,各位集思广益,看一下,到底要给老将军什么样的一个谥号合适。”
赵长青语音刚落,便有史官站出来述说着老将军的生平。
十二岁参军,同年杀敌,次年攒敌将头颅…
从最基层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前将军的位置。
可谓劳苦功高。
不过该给老将军什么谥号,却让文武百官们犯了难。
听陛下的意思是说,这谥号不能给的太低。
但是,区区一位前将军,三品官,又没独自领导过大战役的胜利,也不能给的太高,不然不符合礼制。
这可让众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长青也不急,有的是时间。
就连诸葛亮都在皱眉想着。
这让赵长青有些疑惑,一个谥号而已,能有多难?
最终,还是诸葛亮开口说道:“陛下,不如就谥号为‘武’,您看如何?”
“武?”赵长青皱了皱眉头,道:“单谥?”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一个武字,足矣诠释太多了。”
众所周知,魏国素来是以双谥为贵,至于单谥,自魏国建国以来,就是没有出现过。
单谥为‘武’,这合适吗?
对于魏国的谥号礼制来讲,会不会太随意了?
诸葛亮见陛下有些犹豫,便是继续出言说道:“上阵杀敌为武,尽忠报国为武,行军作战为武,没有比武这个字更合适了。”
群臣一听,觉得合适。
武,单谥,不高不低。
正合适啊!
武将最高谥号为忠武。
而单谥武字,也比较符合陛下的预期,反正给忠武肯定不合适,戚定远还不够格。
如此,在一番剧烈的讨论下,赵长青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给戚定远了‘武’字谥号。
后世人根据戚定远的一生,还写了一段传说故事。
毕竟,从一个小兵做到将军的位置,这符合大众心理想听的传奇故事。
只不过越到后来,他越被神话了而已。
世称戚武公、戚武爷。
配享武魂殿,受大魏香火敬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