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4章 星河下的眷侣(1 / 2)
泰山,巍峨雄浑,气势滂沱,尊为五岳之首,如一尊顶天立地的守护神般矗立天地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来,泰山便是神圣之地的象征,如果说蝶灵花一族的祖地花灵谷乃是圣武大陆的悟道圣地,那么泰山之于华夏文明而言,有着近乎相同的地位。
泰山位于古中原地区的最东部,被黄河与汶河环绕,在古时被视作万物孕育之地,亦是华夏文明的衍生之地。
中央美者有岱岳,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
这句话便很好的阐释了泰山存在的意义。
相比仙味浓厚,缥缈无迹可寻的昆仑山,泰山的神话更为人所熟知,或者说,更为贴近人的认知。
说到泰山,就不得不提‘封禅’,在古代是一件很重要的帝王祭祀仪式。
司马迁在《封禅书》中描述,“此泰山上筑土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这句话是说,在山顶修筑土坛祭天,回报上天的恩德,是为封;
而在山下面修筑一块祭地,祭祀地神,是为禅,这便是祭祀天地之意。
泰山封禅是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并不是随便一个皇帝就能够去泰山封禅,最早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
据司马迁考证,先后有十二位远古帝王进行过泰山封禅,分别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皇帝、颛(zhuan)顼(xu)氏、帝喾(ku)、尧、舜、禹、汤、周成王。
这些远古帝王要不是华夏先祖,要不就是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旷古烁今的贡献,如果后世有皇帝来到泰山封禅,就意味着自己与远古十二位帝王并驾齐驱,这便是为何泰山封禅被视为帝王的最高荣誉的原因。
在华夏古代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上,有近500位皇帝,可真正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纵然是开创了大明270多年江山的朱元璋,即便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都没有去泰山封禅,可想而知,泰山封禅是何等神圣之举!
远古帝王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泰山封禅仪式被迫中止,后世帝王中,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便是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人心不稳,为了展示其雄才大略,向天下证明一统六国是上天授予的使命,才再次启动封禅仪式。
如此多的远古帝王都选择在泰山封禅,让五岳之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至今都无人能真正道出其中的意境,多是后人无尽的遐想猜测罢了。
小时候,每个暑假,胡铭仙跟着父母到处旅游,其他四岳他都有去过,可唯独泰山,他今天是第一次来。
如今看来,或许泰山中真的跟他的身世有所牵连,父母才会刻意的没有带他来这里。
时至十月下旬,天气适宜,虽刚过国庆不久,过了节假日旅游的巅峰时期,可前来泰山的旅客仍旧是络绎不绝,称不上人满为患、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倒也尽是人头攒动。
泰山整体分三层台阶式,从远处看去,真就如同登天而上,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条十公里长的登天路,通向巍峨壮阔的山体间,绵延至顶峰。
远望,扑面而来的是那种浩荡在天地间的磅礴厚重,让人心怀激荡的震撼。
行走期间,又能切身感受到,在他的面前,自身渺小如微尘般,抬首望去,就连那当空而照的烈阳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泰山古松葱郁,多流泉飞瀑,再加上缭绕的缥缈云雾,巍峨磅礴之中又不失灵秀之美,或许此情此景,便是自然给一步一步攀登者的奖赏吧。
山道上,一对戴着鸭舌帽,穿着卡其色、情侣运动短装的小情侣,手拉着手一边拾阶而上,一边听着身边过往的导游解说着泰山种种神话故事。
昨天夜里,姬霖月一直忙到快黎明的时候才闲了下来,胡铭仙去接了她下班之后,便连夜开车来了泰山,到达目的地之后,已经是快中午了。
两人在山下随便吃了点东西,就随着人流开始了登山之旅。
说来,这还是两人确定关系之后,第一次有时间出来游玩。
主要还是姬霖月太忙了,很难抽出来时间,这次听说胡铭仙要来泰山,硬是把所有的行程往后推了一天。
再者,胡铭仙也是借着来泰山看看是否能找到与自己身世相关的线索,这才想着顺道跟霖月一起出来游玩一次。
登山的路上,姬霖月身上可没有半点一家企业老总的那副沉稳了,好像从俗事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的小鸟般,很是兴奋的拉着胡铭仙,时而依在山道边的大石上,让胡铭仙给她拍照,时而指着飞过的鸟群,发出清脆惊喜声……
胡铭仙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心中盈满了愧疚,所以这次登山,姬霖月让他将两人的灵力封住了,老老实实的跟普通人一样徒步登山时,他直接就答应了。
或许这段普通人的路程,也算作是一点补偿了吧。
跟随着人流,下午时分两人登上了第一处台阶祭地之处,胡铭仙倒是没什么大碍,气不喘面不红的,霖月的伊颜上泛起了红润,夹杂着些许细密的汗珠。
她不像胡铭仙还修肉身,又久坐办公室,没了灵力支撑,难免会有些劳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