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云南之战(1 / 2)

加入书签

我一边忙着准备战事,一边不断地在整理探子们传回来的情报。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被整理,我终于拼完了图,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西南地区,现在主要形成了两股势力。梓潼的钟会以及江州的邓艾两个人结成了同盟,历史上这两个人都是在三国后期属于魏国的天才。另外一个同盟就是成都刘焉和建宁雍闿的同盟。

钟会与邓艾同盟的原因是,控制着成都刘焉的轮回者,想要拿下江州,在用三分之一兵力2万人防守住了成都北面的绵竹关后,其余4万大军居然浩浩荡荡地攻打江州。结果小视了土族npc的厉害,邓艾的军力经过一年的发展也有了四万,结果四万对四万在邓艾天时、地利、人和,都掌控的情况下,即使是轮回者也只能交学费了。

江州邓艾打赢了战争,就谋求报复,结果与梓潼的钟会一拍即合。钟会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是一个野心过大的人物,早就瞄着富饶的成都了,天下粮仓,所以直接大军南下,与绵竹关的刘焉对峙了起来。

刘焉立即与建宁雍闿结成同盟,并约定雍闿向南发展,刘焉向北发展,所以才有了如今雍闿毫无后顾之忧的举倾城之兵前来攻打云南城。

政治上只有永恒的利益,盟约只不过是一张草纸。雍闿也是在看到了刘焉所有的军力都被钟会和邓艾掣肘了,动不了,他才敢来大举攻打我。

在雍闿看来,如果能拿下云南,就有了2个郡城,而后以此作为资本,再反拿成都,甚至可以称霸益州和西南。

雍闿并不是完全没有凭借,他敢以3万人攻打我4万人,其信心的来源应该是云南城的地理位置。

云南城三面是山一面是水,本来是易守难攻,但是雍闿如果控制了水,无需攻城,整个城市就将进入缺水状态,不战自败。

可惜,他的对手是我。

冷兵器的战争,城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依然是选择依托城池而占地利,所以主力部队在我的率领下已经在城中布置好了许多防御设施,就等着和敌人打持久战。

我手上总共4万大军,以2万守城,再放出去2万出战,其中1万由兀突骨率领,此人善打硬仗,在云南城旁边的澜沧江设下军寨,就如下围棋一般,布置成小飞掎角之势,可以互相协防。还有1万由木鹿大王统领,隐于万千大山之中,是我的伏军。

木鹿大王会使妖术,虽然在我看来仅仅只是简单的幻术,但是普通老百姓引为神迹,《三国演义》里赵云和魏延都中过招。但他的性格有点类似韦小宝,虽然长得是个秃头大汉,但是却油滑异常,用来打顺风战最适合不过。

分割分割********

时间已经是四月了,天气慢慢地变得炎热,对于以藤甲兵为主的我来说十分不利。因为藤甲兵虽然可以刀枪不入,但是最怕火。对方是建宁人,也算是南蛮本土人,对南蛮军的特点知根知底。

这一天,对方三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我站在城墙上俯视着敌军。城里的百姓都各自呆在自己的屋内,一种肃杀的气氛营绕在战场。

接下来就是三国的特色了,儒教国家喜欢打仗的时候先礼后兵,所以头头们在打仗之前要说几句话。

雍闿骑着一匹马来到自己军队的最前面,当然他的位置在我方弓箭手射程之外。他中气十足,遥遥地对我喝道:“孟获莽夫,汝安敢出城来与我做一次真正公平的较量?”

我也提声喝道:“汝为何讨伐吾?汝置数万万生灵于不顾乎?”

我心里累啊,其实大家平常都说的是白话,可是一到正规的外交交涉就需要用半文言,这也是三国特色之一啊。就如现代,大家平时说的是方言,可是一到正规场合就要用普通话一般。

他斥责道:“汝乃逾越之人,吾乃是讨伐不臣。当今皇上在上,有军制令,一县之兵不得过八千,一郡之兵不得过三万。吾闻探子报,汝区区一州刺史,却有四万之众,是以吾虽然或恐不敌,也要倾尽吾人之三万大军来讨伐于汝。”

我大而笑道:“如今汉室无道,天下诸侯各自为政,逾越者非独吾一人。要战便战,无需多言。汝就赶紧冲过来吧,吾人之弓箭手已迫不及待矣。”

他叹气道:“蛮人不堪教化,难上大雅之堂,多说无益,图费口舌。”

我冷笑道:“萤火之虫也敢与日月争辉?”

我虽然拒绝了武将战以及单挑,但我军士气并没有衰减,因为我的话语已经起到了目的。士气这种看不见的东西,由于是游戏,居然主神也能把它弄成具体的数值,当然只有我们轮回者可以看到。

其实还有一个三国特色就是每次打仗前武将都要进行单挑,就如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体现,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会傻到占了优势还会去单挑呢?

单挑是古代人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事导致死伤过大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俗称君子战。由将领代表整个军队,进行生死斗,胜者就算军队获胜,从此避免了大量无畏伤亡。古代人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这些轮回者肯定是不会遵守的。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要么就不打仗,要么就撕破脸。战争从来没有哪一方是正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或者说最后获胜的一方永远是正义的,因为历史书是获胜一方写的。但是在古代人看来,必须首先要站住大义,有了大义的名分之后,自己即使杀人也算是正义的。虽然古代人杀人无罪的思想很荒谬,但是在古代如果不站住大义名分,那么即使不杀人也是有罪。

君不见,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孙权以和氏璧玉玺作为天命所归的象征。他们都执有了各自的大义。

如果无法站住大义,就会显得理屈。士兵们不知道为了什么理想卖命,士气就会低落。将领们不知为了什么理想卖命,就会造反。所以三国特色之一的先礼后兵,打仗之前头头们必须要说话,就是攻心的开始。

为什么说中国的政治智慧领先世界50年?遥想纵横家的始祖苏秦张仪,那张嘴,无论怎么辩,都可以使自己站在大义的一方,都能使自己成为正义的一方,即使做的是不正义的事情。况且正义还是不正义又有什么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呢?

镜头转回来,话说雍闿交涉无用,便退回到阵内,本来我还以为他要蚁附攻城,结果居然鸣金收兵了。雷声大雨点小,看来他准备以破坏我方经济的方式来诱使我方出城迎击。他也不傻,知道不能硬攻。

在南蛮战术里,有一种是毒泉战术,在对方的水源的上游投放毒泉,这样也许能够瞬间屠杀一个城市的人。

又或者直接控制水源,安设大寨,让对方居民无法取水,这样反而变进攻为防守,占住地利。

但是这几招由于经常使用,所以大家都很注重防范。兀突骨的一万大军就驻扎在澜沧江边,这只军队不仅仅只是防守水源,也是我的计划里一枚很重要的棋子,总之是一举多得的一枚好棋子,同时担任了许多使命。

探子已经探查到了对方退军后,军寨所安置的地点。古人云,粮在军先,所以想要赢得胜利,必须把着眼点放在粮草上。但是对方也肯定非常重视粮草,所以如何让敌人不得不离开军寨就成了关键。

两军对峙,即使是进攻的一方只要安放了军寨,也可以占地利,化进攻为防守。当然,他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达到战前目的,否则进攻一方的成本就比较大了。

分割分割**********

一晃十天过去了,半晚约8点左右,我正与祝融夫人欢好的时候,忽然手下来报,澜沧江兀突骨的军寨受袭,敌军总共3万人,真是倾巢而出啊。

兀突骨1万对3万,虽有地利优势,但是我必须得去救援。哎,看来持久战打不成了,不过敌人上饵了,兀突骨其实就是我送给他们的诱饵。

我急忙穿好装备,骑上战象,点起1万儿郎,杀向澜沧江兀突骨军寨。留祝融夫人等人守城,云南城只剩下1万人。

出城大约一刻钟后,我下令停止前进。我的护卫队队长阿会南大惑不解,问道:“大王,我们不是去救援兀突骨吗?”

我骑在战象上笑道:“非也,我们现在要埋伏到云南城周围的山林里,你去联系木鹿大王的游击军,他也该出场了。你附耳过来,告诉木鹿大王,如此如此……”

时间又过了一小时,就是古代的半个时辰。

兀突骨正站在军寨的井栏上往下望去,山林里竖着对方三万大军的各种番旗,黑压压的一片点着火把照明的敌军。常言道人一过万就是人山人海,兀突骨焦急地问手下人道:“大王的援军还没有来吗?”

所有人一片沉默。

金环三节此时突然出声道:“不对啊,如果对方真有三万人,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攻过来?现在天非常黑,我们只能看见对方的前排的人以及火把和旌旗,也许对方是佯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