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流花(1 / 2)

加入书签

靖康五年七月,世祖高皇帝下旨,合并三省,还六部事权。

长达十年的政事改革,自此始也!

——《世祖本纪》

进入七月,朝廷连下几道谕旨:

同知枢密院事何栗进知枢密院事;宣招河东路大总管、神卫军团都指挥使王禀进京,出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都承旨张浚签书枢密院事,枢密院一正两副三位长官就齐了。

初九日下达旨意,合并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为新尚书省,门下中书两省原任官员,或履新职,或等待新的任命!圣旨中申明,还六部事权,由于兵部早已并入枢密院,只剩下吏、礼、工、刑、户五部,再成立一个商部,管辖全国通商事宜!

十一日,大封功臣:冠军大将军封郡公,怀化大将军韩世忠封开国公,捧日军团都指挥使岳飞封开国公,天武军团都指挥使种无伤封开国公,王禀、曲端、刘琦封开国县公。以下立功人员,各有封赏。

吴阶为统兵大将军,封郡公众望所归;岳飞本就是开国侯,封开国公也在情理之中;年仅二十四岁的种无伤,出尽了风头,屡立大功,开国公当之无愧,国人比之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而韩世忠一跃而为开国公,国人多有微辞,军方大将却并没有不同声音。

事情办的很圆满,总算是皆大欢喜。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李纲,闭门养病;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张邦昌南下江宁府,筹备大学事宜;京城主事的只剩下两名副职,尚书左丞赵鼎和尚书右丞秦桧!

一大摊子事情要处理,尚书省少了两名宰相,赵鼎为人刚直,得罪人还行,做事就不大灵光了;千金重担压在秦桧一个人身上,忙得蚂蚁似的,大恨分身乏术啊!

安抚官员,调整人事,还要处理日常事物,短短十几日,秦桧整整瘦了一圈,东方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除了努力做事,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帮助恩相!

进午饭的时候,看四下无人,东方英嘟囔着:“赵相公也是的,家里一堆事情撂下不管,还有心跟着陛下去看什么新武器试射,这算什么事嘛!”

秦桧靠在子椅里闭目休息,却也没睡着,懒懒地说道:“不要如此讲话,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管别人的事情!况且,那边的事情也不是小事呢!”

马上又要做事了,东方英取来一个湿毛巾,递给秦桧:“相公,擦把脸吧!”

秦桧一边擦脸,一边想着下午该做的事情!忽觉心头一颤,全身发冷,似乎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了!

秦桧的感觉不错,当天差不多同一时间,在汴梁南部二十里的流花桥,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早上,赵桓带着四位执政,由一千名殿前班直护卫,至城南盘龙山,军器署的武器实验场,观看第二代火枪的试射!

其实,早在威远大将军炮成功试射前,第一代火枪就出来了!

第一代火枪,枪管由生铁打造,枪管口径为五至六分,长两尺七寸,枪管固定在木柄之上,火绳点火,装铁弹或石弹,射程四十步!每一次发射,必须用火折子点燃火绳,才能射击,;而装填弹药的时候,需要先装填爆炸药、再添铁弹。铁弹前装,需要用木榔头敲击送弹棍,才能将铁弹送下,完成一次射击!这样一来,射击速度很慢,一刻钟最多可完成二十次射击!威力有限,射程短,射速也不理想,不但赵桓不满意,就是军方也不买帐呢!

所以,第一代火枪没有列装部队,只成为一件标志而已!

第二代火枪又能怎样,谁心中都没底,军器署的东西,失败是正常的,经过无数失败锤炼的研究人员和朝廷要员,早都习惯了!

站在射击队伍两丈远的地方,赵桓问道:“距离枪靶有六十步?”

陈规笑着回奏:“陛下圣明,正好六十步呢!”

射程提高了三成,射速呢?

“臣请旨,是否可以开始了?”

赵桓点头示意可以开始,负责现场指挥的军官高声喊道:“装药!”

射手们动作麻利,将爆炸药装进枪管。

“装弹!”

射手们将一小团黑糊糊的东西装进枪管,竟不用送弹棍,也不用木榔头,这是为何?

陈规小声解释着:“此次使用浸蘸过油脂的麻布,包着弹丸,装入枪膛。弹丸可以自动滑下,而且本次试射的弹丸采用铅弹,铅弹柔软,更容易装填!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射击准备时间,还可以密闭枪膛,增加射击的速度,所以,射程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呢!”

赵桓频频点头,看着前面的射手,心中亦在赞叹:宋强是个程序设计员,不懂什么冶炼、枪械知识,除了给他们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工作都要他们来做!现在看来,他们做得很好,非常好呢!

“射击!”

火折子将火绳点燃,只听一阵枪声,六十步外的靶子发出脆响,应该被打漏了吧!

几名士兵拿着靶子跑过来,送陛下御览!靶子上有一个明显的小窟窿,看来,正中目标啊!

赵桓笑道:“好,好嘛!一刻钟可以完成多少次射击?”

陈规答道:“三十次!”

赵桓看着王禀,道:“执政来说说,这东西怎么样?”

王禀慨然请道:“臣请先试枪,再来回答陛下的问题!”

赵桓含笑点头,王禀上前,学着射手的样子,装药、装弹、射击,只听“砰”地一声,竟正中靶心!

王禀把枪反反覆覆地看了个遍,半晌才将枪交还射手,回到赵桓身边,躬身道:“陛下圣明,自当知道训练一名弓箭手,而且是一名好的弓箭手非常不容易,所以国朝武举以箭为先。但是象岳飞、韩世忠那样的神力者毕竟很少,弓箭射程与膂力直接相关,所以单论弓箭一项,我国是比不过西夏、女真的!”

王禀说的都是事实,君臣频频点头,就连实验场上的士兵们也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火枪却不同,对人的力量没有要求,几乎人人可以射击!而且威力更大,在五十步的距离上,与神臂弓相比,威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真是一个好东西呢!如果火枪可以列装,战争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战争了。”王禀的话无疑给军器署的人打了气,包括陈规在内都已是喜上眉梢!

王禀又道:“不过,还是有几个问题!首先,下雨天遇敌,如何射击?其次,射击产生的反击力量很大,如果进一步增加火枪的威力,势必要增加装药量,那么射击形成的反击力量会更大,射击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还有一条,臣刚才射击过后,摸了一下枪管,枪管很热,也许射击一刻钟之后,就不能进行射击了!”

王禀到底是领过兵打过仗的人,虽然第一次接触火枪,提出的意见却一针见血,火枪要列装部队,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陈规也不用官家来问,率先说道:“王执政所提到的问题,臣等正想办法解决,伏请陛下圣训!”

“王执政的意见,就是朕的意见,千方百计也要把事情解决好!”赵桓望着前方的盘龙山,“另外,朕给你们提供一些思路,具体问题需要你们自己解决!是否可以考虑,将爆炸药和弹丸装在一起;如果能装在一起,就不要射手临时装填,战斗时只要射击就好了!此举必将极大的提高射击速率。威远大将军炮也是这个问题,能解决装填问题,发射速度提上来,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啊!”

“臣遵旨!”陈规等人跪倒领旨!

赵桓面带忧戚,道:“西夏、金国已经可以制造黑火药,轰天雷、手榴弹已经成为敌我双方共用的利器。大宋有的别人也会有,如果我们不能率先取得突破,将士们将流更多的血,更多的血啊!五年之内,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听明白没有?”

赵桓想到了弹壳,弹夹;一个小小的弹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造出来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吧?弹夹上的弹簧,炼钢水平上不去,恐怕也弄不出合格的弹簧来!即使造出来了,能不能大规模生产?唉,脑子里的东西是不少,而今也看到了科技发展的曙光,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违反规律的事情做不得,给陈规下达这样的命令,算不算大跃进呢?

陈规身躯一震,官家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下达死命令,五年能不能完成任务?

正在思索,忽听官家又道:“必须,明白吗?”

陈规的倔脾气被钩了起来,道:“臣领旨!完不成任务,臣甘受一切惩罚!”

“好!”所谓请将不如激将,看来效果还不错啊!

赵桓道:“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尚书省、枢密院不得推诿!”

“臣领旨!”宰执们山呼领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