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文府(上)(1 / 2)
丁一回头看着文老太爷,带着笑容说道:
“老太爷,小的这次到来,是奉了爷的令,顺便送位亲戚到您府上。”
文老太爷一脸茫然,怔怔的问道:
“亲戚?什么亲戚?爷不是在上岭关吗?那里怎么会有我的亲戚?”
丁一有些尴尬的干笑了两声,端起茶喝了一口,才回答道:
“老太爷家里的亲戚,爷必定是清清楚楚的,爷说是,那就必定是了,老太爷,您说呢?”
文老太爷恍然领悟过来,忙说道:
“大丁说得很对、很对!爷说是,那必定是的!爷的话,从来就没错过!”
丁一低头喝着茶,眼里都是笑意,王府里的文老夫人和文府的文老太爷的人生信念是一致的:王爷说得都是对的!
“爷说是老太爷的远房外甥女,叫李青,今年十四岁,带着几名旧仆来投奔文府的,爷吩咐小的顺路送了过来,现在二门的暖阁里候着呢。”
文老太爷满眼迷惑的点着头,
“爷说得对,说得对,可不是我那外甥女来了!多亏大丁给送了来!我这就让人领她进来,让老二媳妇好好安置了。”
边说边叫了小厮进来,吩咐了下去。丁一又喝了杯茶,就告辞了。
李青带着郑嬷嬷随着个婆子进了内院,穿过一个小花园,来到一处宽敞的花厅前,门口侍候的小丫头冻得鼻头有些发红,掀起厚厚的墨绿色织锦缎棉帘子,李青进了花厅。
厅里四角放着烧得旺旺的炭盆,烘得屋里非常温暖,正面榻上端坐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戴着大红抹额,穿着玉色素绒绣花袄,大红色绉纱银鼠皮裙,面容姣好,双目炯炯,显得人很是精干,嘴唇略有些薄,带出几分严厉来。
婆子笑着对李青说道:
“这是二奶奶。”
李青忙曲膝福了一福请安道:
“给二奶奶请安。”
二奶奶眉头微微皱了皱,转头看向那婆子,婆子笑着上前给二奶奶行了礼,禀报道:
“这位李青姑娘,是老太爷的远房外甥女,来投亲的,老太爷吩咐,请二奶奶好好安置。”
二奶奶扬了扬眉,转过头打量着李青,过了一会儿,方带着几分笑,让道:
“青姑娘请坐吧。”
又吩咐了小丫头倒茶来,李青温顺的谢了坐,郑嬷嬷侍立在旁,二奶奶带着些笑问道:
“青姑娘声音真是温柔动听,只是听姑娘这口音,不象是平阳府人,青姑娘家在哪里?不知令母是文家哪一支的?我进文家也不过十来年,也不知道认不认得。”
李青忙直起上身,略显得有些怯怯的回道:
“我原一直住在洛城,这边的亲戚,从没听母亲提起过,这次来,是遵了吩咐来文府投亲的。”
二奶奶眉头皱了起来,转过头有些严厉的看着那婆子,那婆子忙陪着笑回道:
“是老太爷亲自吩咐的。”
二奶奶回过头,似笑非笑的看了李青一会儿,李青垂目温顺端坐着,换了是她,也得疑惑,也得多想一想,这门亲戚实在有些诡异!二奶奶端起茶,慢慢喝着,半晌方开口吩咐道:
“这也快要进腊月了,天寒地冻的,又要忙着过年,也不好再去收拾院子,青姑娘就暂且和婉如小姐挤挤吧,等过了年,开春再好好的收拾个院子住着。”
李青忙站起来曲膝谢过,二奶奶也不理她,转头吩咐那婆子道:
“你带了青姑娘,去见见陈姨奶奶和大奶奶,顺便把暂且让青姑娘和婉如小姐挤过这一冬天的事也禀了陈姨奶奶知道。”
婆子面色滞了一滞,立即笑着答应了,带着李青出了花厅。
二奶奶目送两人出了门,想了一会儿,抬手叫了个丫头过来,低声吩咐道:
“玉扣,你去打听打听,这个青姑娘到底什么来历,老太爷的亲戚来打秋风的是不少,接进府的可从来没有过,你去,打听仔细了。”
玉扣答应着出去了。
李青一行三人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前行,走了有一刻钟的功夫,进了一处高大轩敞的院子,房屋一色的雕梁画栋,富丽异常,正屋门口垂首低眉恭敬的站着三四个小丫头,见婆子带着李青进来,一个小丫头掀帘进去通传了,片刻,小丫头出来掀起帘子,请了婆子和李青进去。
婆子带着李青进了正屋,笑着和李青说道:
“青姑娘请等候片刻,我进去回了姨奶奶,再来请姑娘过去请安。”
李青心里微微一怔,垂下眼帘,笑着应了,婆子转过放着各色玉器摆设的百宝阁,进了东厢,东厢临窗大炕上,一位四十多岁,穿着蜜合色棉袄,秋香色刺绣妆花裙,面容精致美丽的女子正斜斜的半躺在墨绿色百蝶穿花大条枕上,看着两个穿戴华丽的丫头坐在旁边剥着莲子米,见婆子进来,两个丫头忙起身擦了手,笑着曲膝福了一福,站到了旁边,婆子含笑点头回了两个丫头的礼,急走两步上前,满脸笑容的跪在榻前磕了个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