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怀疑(1 / 2)
吴伦揉揉眉心,昨天李娜挤在自己怀里笑着说黄乔的肚子已经遮不住了,吴伦莫名的烦躁持续到现在,他不喜欢这种自己不能影响局面的感觉,但他也答应了黄乔,在事情不是足够糟糕的情况下他不能插手。
看报道前几天那位新加坡的建国元勋,现在身为内阁资政的人又重申了新加坡只需要两家银行,而不是现在的三家银行,他说新加坡的市场不足以容纳三家大银行,而且缺乏大型银行现状让新加坡的银行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占有的市场偏小,在泰国更是处于停滞状态。
从市场人士看来展星无论收购新加坡第二大银行ubo还是第三大银行加侨银行都会导致新加坡银行业的失衡,那么,最理想的只能是第二大银行ubo和第三大加侨银行的合并。
所幸的是新加坡的金管局这次态度却有所缓和,在回应内阁资政言论的时候表明不会强行规定本地银行的数目,对合并所带来的策略性和财政方面的影响要进行评估,目前没有进一步整合银行业的计划,但这不能让吴伦足够放心,因为也是在同一时刻新加坡的银行业工会先一步进行了整合,金管局目前迟疑是因为金融危机刚过,银行业在缓慢复苏中,一旦金融危机彻底远去,金管局瞬间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早在2oo1年,正是因为金管局的积极推动,才让新加坡的银行业由5家变为现在的3家。
手机响起,吴伦看了一眼来电显示,黄乔。
手机里传来黄乔的笑声,“看新闻了吗?”
“没,刚来公司,什么消息?”
“ubo昨天委任两名董事,猜猜是谁?”
吴伦笑,“你说。”
“是原美国驻新加坡特使和郑叔叔。”黄乔话语带着些许兴奋,或者还有一丝小得意。
吴伦笑了,这两个叔伯级人物他和黄乔早都是认识的,他们担任ubo**董事的资格和声望没有人可以质疑,但是他们能够进入ubo的董事会,却多少出乎吴伦的意料。
有个中文名叫雷文,华语说得非常流利,向往中国文化,除了特使的经历,还参加过美国和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后来又任职美国银行,也是在这时候和吴伦、黄乔在美国相识。雷文是一个自由贸易者,他一眼看穿了新加坡不断缩减当地银行家数的动机,新加坡地窄民少,虽然扬长避短大力展金融业,但到达一定繁荣度之后也将趋于饱和,就必须通过缩减本地银行来弱化本地银行业日渐加剧的竞争,从而避免本地银行业过度地域性外延式的展,如果地域性外延式展过度,将会弱化新加坡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是新加坡当局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这些在雷文看来却是徒劳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确立必须是以其高度达的经济体系来支撑,只有这个经济体系展了才能解决本地银行业展的瓶颈,在银行业遇到瓶颈之后地域外延扩张不可避免,三家大银行就像他嘴里津津乐道的三国,这是一个充满竞争性和活力的架构。
黄乔嘴里的郑叔叔是郑强,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极真空手道黑带,服兵役后曾进入特种部队,喜好贴身带着一枚军刺,退役后自己创办了一家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同时也是新加坡报业、联总等这些一流企业的董事,属于新加坡的名流,对于新加坡的银行业,他的看法更加鲜明,他赞同新加坡需要一到两家大型银行,但是他是希望通过提高银行专注性来做到,对于ubo在年初将新加坡的人寿保险业务以近4亿美元出售给英国bc集团,提高银行业专注性,同时换得两者在亚洲银行保险业务的结盟的行为就曾大加赞赏,在他眼里,展星银行虽然有着主权基金的支持,在总资产方面有优势,但在利润水平和竞争性方面ubo已经过展星银行,只要ubo心无旁骛,一心专注银行业的展,他认为ubo完全可以靠自身展成为大型银行,而这要比收购加侨银行得来的更加稳固。郑强和黄家的关系非常亲密,自小看着黄乔长大,每次来美国都会来加州亲见黄乔,关照一番,吴伦自然是熟悉的,还跟他学习过一阵军刺格斗。
吴伦笑笑,收了手机,他不知道黄乔是如何做到的,但是这两人能够成为ubo的**董事,不能不说是ubo内部风向的一种转变,而剩下的就看ubo如何保证自己的选择不被干扰,并且用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
吕重嘴角微微勾起,每想到眼前的崔自民和那个东金的刘子明名字同音,他就忍不住猜想背后的两个老家伙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纠葛。
崔自民眉头一皱,将交叉的十指分开,“老头子问我杨涛的事情是不是我们背后指使的,你说我该怎么回答?”
“李培最清楚这件事,你可以让他向崔老解释清楚。”吕重微微一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