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干劲儿满满(2 / 2)

加入书签

这一点,所有人都承认、认可,朱见深不想否认,也没办法否认。

抛开良心不谈,否认了朱祁钰,也就否认了景泰一朝,所有人的政绩。

在没有培养出自己人之前,朱见深不敢跟老牌势力翻脸。

朱见深一个个过着翰林名字,最终在看到‘刘健’二字时,停了下来。

他隐约记起,李贤好似说起过这个名字,且还不止一次。

“景泰十一年的状元,倒也可堪大任……”朱见深自语,接着,扬声道:“来人!”

小太监上前,“奴婢在。”

“传谕,升翰林刘健为编撰,总领中宗实录编修。”

“奴婢遵旨。”

小太监行了一礼,便要去传谕。

“等一下。”朱见深叫住,提笔匆匆写下一道圣旨,“拿上这个。”

“是。”小太监上前,双手捧起圣旨,转身去了。

朱见深吁了口气,暗道:“还是得提拔一些自己人,只是……提拔谁呢?”

“李贤……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但身子骨已经不太行了,得找个能顶的来……于谦年纪也大了……李青…算了,这厮路子太野,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臣子……刘健这个状元太嫩了……状元……”

朱见深碎碎念着,突然,他眼睛一亮,想起一人。

商辂!

这可是连中三元,曾一时间风光无两的人物,不过,却因犯了错,被打发去南直隶了,听说…这人跟李贤不对付……朱见深轻声说:“这个人得弄回来。”

他现在急需提拔一些人进入政治中心,以取代老旧势力。

朱见深心很大,不仅要抓军权,文治方面他也要弄些自己人出来。

“来人……”

忙碌了一下午,朱见深林林总总,选定了十余人,开始为掌权做准备。

他已经十八岁了,和当初八岁登基,一直做不了主的朱祁镇不同,朱见深心智更为成熟,且没有受到群臣压迫的他,心中并不憋闷,做事自然更为冷静。

“这十余人不能一下就提拔高位,得一步步慢慢来,不然那伙儿老人可就坐不住了……”朱见深暗暗盘算着……

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培养自己势力,从而掌权,成为一个有实权的皇帝。

不然,即便想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是有心无力。

当然,这是老生常谈的事了,不然也不会流传着那句:一朝天子一朝臣!

百官心里也清楚这点,所以一般权力交接前,他们都会极力讨好太子,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然,新帝大多都喜欢新人。

老人是好用,但却没新人容易掌控。

不管老臣多好,有能力的皇帝,都会选择培养自己的班底。

“小孩子才做选择,朕乃天子,文治武功全都要!”朱见深目光湛湛,信心满满。

他自信,他能做到。

少年人,总是那么自信……

结束了一日忙碌,当然要跟贞儿姐放松一下,奖励自己。

但朱见深还是守诺的,奖励完后,便去了后宫。

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刘健拿着任命圣谕,翻来覆去的看,神情颇为激动。

在翰林院待了这几年,他对官场规则也有了一定了解,编撰先帝实录可是个肥差,通常来说,只要不出岔子,修好书后,必定升迁!

本以为还要混好几年,才能捞个外放知县的官儿,不曾想突然这么大个馅饼砸下来,刘健整个人晕陶陶的……

许久,他珍而又珍的收起圣旨,开始琢磨人选。

首先,排除比自己资历老,背景大的人,不然这头功有被抢风险,其次,也得找学识出众之人,活儿得干得漂亮。

但功劳还是要分出一部分的,吃独食往往没有好下场,得找个能撑得住场子,且又让人信服的副手……刘健苦思冥想。

他在翰林混了这么久,对官场一些道道门儿清,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只读圣贤书的青年了,官场可没那么干净。

“嗯…庶吉士李东阳倒是个不错人选,八岁入顺天府学,景泰十三年中举,十五年中二甲进士,家族世代行伍,属金吾左卫籍,他既是神童,家族又有些小势力,还是刚进的翰林院……”

刘健思来想去,就这么一个符合他的利益,且对方人品、学识,都让他心生好感。

这次修撰中宗实录,对他未来的仕途,有着深远影响。

毕竟……机会可不是一直都有的,京中饱学之士太多了,有时候机会错过了,这辈子都不会再来。

“嗯……就他了。”

&ahref="target="_blank&quot&gt比奇中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