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老朱不懂经济(1 / 2)
大年初一。
奉天殿前广场。
大明公司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奖环节,群臣自然积极,早早便来了广场,个个一脸喜气。
李青为避免贻人口实,这次也来的很早,等得很是无聊。
一直到半晌午,朱元璋结束了儿孙的拜年,这才姗姗来迟。
接下来,还是去年的一套: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画完饼,发完红包,群臣山呼万岁,喜气盈盈地回家过年。
……
“皇上留臣,有何吩咐?”
“过完年就要准备北伐事宜了,你这个监军可有腹案?”
李青挠了挠头,“皇上,臣不懂军事,腹案的话……确实没有,要不你换个人?”
“混账!”
“……臣知罪!”
“你……”朱元璋郁闷地挥了挥衣袖,“你看不出咱是在培养你吗?”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老朱你画的饼我真的吃不完啊……李青心累道:
“皇上你也看见了,前几天百官群情汹涌,都和锦衣卫干起来了,起因就是我这个永青侯,再这么下去,我早晚得被玩死。”
“慌什么?”朱元璋一瞪眼,“咱在,你就在。”
那你要是不在了呢?李青不好明说,于是道,“皇上,臣才疏学浅,真的不值得如此栽培。”
“行了,咱知道你有本事,也明白你在忌惮什么。”朱元璋冷笑道,“不就是怕咱死了,会被清算吗?”
你知道就好……李青拱手道,“皇上万岁。”
“少来这套。”朱元璋没好气地摆摆手,“放心好了,咱既打算培养你,肯定会在死前给你做好安排。”
顿了顿,敲打道:“咱看中的就是你敢打敢拼,且对咱坦诚相待,不做丝毫隐瞒,若是你无法保持赤子之心,那咱也没有留你的必要了。”
“……臣明白。”
“你明白就好。”朱元璋道,“你且记住,你越不怕死越死不了,但你要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那你就真的活不长了。”
这可是你说的……李青拱手道,“臣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说!”
“皇上,你赏燕王殿下那一百万两宝钞,以及平时对群臣的赏赐,包括这次红包,是不是都是让人额外印的?”李青问。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话说的,不印哪来的宝钞?”朱元璋一脸纳闷儿。
“不是,臣的意思是,这些钱都是在皇上决定赏人之前,才让人印的吗?”
朱元璋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李青暗道果然,轻叹道:“皇上你印钱是根据什么印的?”
“印钱还要根据什么?”朱元璋不解道。
“……”李青彻底无语。
这老朱……是真不懂经济学啊!
“皇上,货币超发会引起通胀,后果极其严重。”李青一脸严肃,“轻则朝廷信用降低,重则…江山不稳!”
朱元璋听到后面四个字,本能就要大怒,但见李青一脸认真,又忍住了,问道:“啥是通胀?”
李青想了想,“皇上,咱们找个僻静处,臣再解释给你听,可好?”
“嗯…去中殿吧!”
……
中殿,二人一到,宫女便连忙奉上热茶,朱元璋挥了挥手,她们立即退了出去。
“现在可以说了吧?”
李青点点头,“通胀就是物价上涨。”
“这不会。”朱元璋语气十分笃定,“一贯钞一石米,咱定的死死的,谁敢乱涨价,咱砍了他。”
“……”李青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沉吟片刻,他问道:“皇上,你能印一百万宝钞,你能让大明凭空多出一百万石粮食吗?”
“你这不是扯淡嘛,咱又不是神仙?”
“这就是了。”李青反问道,“既然皇上不能让大明多出一百万石粮食,又为何印一百万两宝钞呢?”
朱元璋眉头深深皱起,好似突然明悟了什么,但灵光刹那消失,他没能抓住,迟疑道:“这其中有必然联系吗?”m.
“当然有。”
李青重重点头,抬出从果盘里抓出五个橘子,“臣举个例子,假如咱大明一共有五个橘子,有五贯钞,那么一贯钞买一个橘子很合理对吧?”
“昂。”朱元璋还是没听明白,“所以呢?”
李青继续道,“假如橘子还是五个,而宝钞变成了十贯,甚至一百贯呢?”
“你这说法不对。”朱元璋执拗道,“咱说了,一贯钞一石粮,没人敢乱涨价。”
咋就说不听呢……李青气够呛,于是换了一种说法:“皇上,大明宝钞最后是不是要流到百姓手中?”
“这不废话吗?”朱元璋无语道,“要是不能全国流通,那还叫大明宝钞吗?”
“那好,在原有的基础上,咱举个例子。”李青道,“假如大明一共五个橘子,五贯钞,五个百姓,
一人一贯钞一个橘子,平时互相交易,各取所需。
这时,宝钞增加到一百贯,每个人分多少?”
朱元璋算账能力还是很快的,秒答:“二十贯。”
顿了顿,他似乎有些理解了,不过还是执拗道:“咱定的物价,谁敢不听?”
“自然不敢。”李青顺着他的话说,“假如我是五个百姓其中之一,我手里有二十贯,我要把五个橘子全买了呢?”
朱元璋一听就怒了,“娘的,你全买了,人家吃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