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乘胜前进(1 / 2)

加入书签

十艘驱逐舰按照顺序散开,同时完成了转向工作。当他们开始向美舰队冲去的时候,度已经达到了35节。这是城市级驱逐舰的最大度,其中几艘驱逐舰也都在外作战一年以上,为了跟上编队的度,这几艘驱逐舰的锅炉都是负荷运转。

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一直不怎么重视度,自从现代意义上的驱逐舰出现之后,帝国海军就没有造出过世界上最快的驱逐舰,这大概与早期帝国海军不太重视鱼雷有一定的关系吧,因为驱逐舰本身就是从鱼雷艇展而来的。相反,帝国驱逐舰更注重适航能力,以及续航能力,这也与帝国有大量的海外领地,需要大量的驱逐舰去维持海外领地的安全有关系吧。

在大战中,有好几种驱逐舰的度过,或者接近4o节,而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批量建造了数百艘的城市级驱逐舰的最大度也就只有35节,而且在满载的情况下,往往还达不到35节。这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而且也导致帝国驱逐舰在海战中很少有成功的鱼雷攻击,反而是在护航作战中表现突出。这大概也正是因为帝国海军对驱逐舰的定义,以及使用方式与别的海军不太一样吧。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帝国海军驱逐舰拥有强大的鱼雷攻击能力,特别是在使用了65o重型氧气鱼雷之后,城市级驱逐舰一跃成为了当时鱼雷攻击能力最强悍的驱逐舰之一。

将军,驱逐舰编队冲上去了。

压制敌战列舰,让巡洋舰也参加炮战,重点打击敌战列舰上的副炮群常荐新也在关注驱逐舰编队的行动。此时,对驱逐舰威胁最大的就是战列舰上数量众多的副炮,反而是那些射慢的主炮难以对驱逐舰构成威胁。

不对劲,怎么美舰没有炮击我们的驱逐舰

他们的巡洋舰在哪难道都被打光了,还有怎么战列舰上地副炮没有开火

常荐新朝那两艘美军战列舰所在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美军战列舰上并没有出现密集的炮口闪光,这就说明美军战列舰上的副炮没有开火。他也很是疑惑不解,难道美军战列舰没有现逼近的驱逐舰吗如果现了,那么肯定要拼命阻止驱逐舰靠近,战列舰再厉害,也绝对承受不住鱼雷,特别是重型鱼雷的打击。难道美国人想不开,想寻短见了

第2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也很是惊奇。在距离美舰队还有大概5海里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遭到打击,这已经到了射鱼雷地理想距离了。看到美舰队没有抵抗,指挥官就没有急着下达射鱼雷的命令,而是继续逼近美舰队,直到距离1号敌舰大概3海里,距离2号敌舰也只有3海里多一点的时候,十艘驱逐舰才纷纷射了所有的鱼雷,随即就全转向,脱离了战斗。

攻击成功了。美军仍然没有反应。还在继续向西航行,度也没有变化,该死的。难道他们都是瞎子

全力炮击,别管那么多常荐新朝那名大呼小叫的参谋瞪了一眼,然后对航海参谋说道,航向向被偏2o度,拉近一点,不然打不穿敌舰的装甲。

此时,常荐新已经意识到,肯定是美战舰上的雷达有问题,从炮战开始,美战舰的还击就相当弱小。几乎跟没有还击一样。在巡洋舰的对轰中,美巡洋舰地炮击精度也很糟糕,不像是在雷达引导下开火,而是由了望员在盲目地指挥炮战。而现在驱逐舰逼近射鱼雷,美战舰竟然没有任何规避举动,毫无疑问,美战舰上的雷达有问题,不然早就现了逼近的驱逐舰了。

第23区逐舰编队射鱼雷的时间是一点十三分,对度过了o5节的鱼雷来说。3海里的距离大概只需要3分钟时间就能跑完,算上美军战舰仍然在向西航行的度,实际上只需要两分半钟左右的时间,鱼雷就能命中目标。南宁号上的一名参谋就在计算时间,如果能够有几条鱼雷命中美军战列舰的话,那这场战斗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一点十六分刚过,第一条鱼雷命中,接着在十秒钟之内,1号敌舰至少生了数次爆炸。一点十七分,2号敌舰被鱼雷命中,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内,这艘敌舰也被数条鱼雷命中。

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常荐新向通信参谋看了过去。

密集攻击,驱逐舰射鱼雷的距离很近,设定地扇射角很小。通信参谋一边说着,一边耸了下肩膀。

常荐新微微皱了下眉毛,也就没有多问。

一般情况下,驱逐舰动鱼雷攻击的时候,对鱼雷的扇射角是有严格规定的,而最低标准就是在到达目标航线的时候,两条鱼雷的间隔距离是敌舰投影长度的一倍,不然就无法保证鱼雷命中敌舰。这只是极端情况,而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驱逐舰的舰长会将扇射角设定得更小一点,以保证有多条鱼雷能够命中敌舰。另外,这也是为什么驱逐舰上一般要设至少两具鱼雷射器,而且每具鱼雷射器上地鱼雷射管之间的夹角是可以调整的,以及在攻击时,要射所有鱼雷的主要原因。

实战中,鱼雷的命中率比炮弹还要低,如果敌舰现及时,并且采取的正确的规避动作,运气又足够好的话,往往能够避开鱼雷攻击。在太平洋战场上,当时还隶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兴凯湖号航母就曾经连续避开了2o多条鱼雷。可同样的,只要被鱼雷命中,那么战舰不沉也会重伤。而为了提高威力,鱼雷往往都采用大装药,而且使用的都是比普通黄色主要威力大得多的高能炸药。

将军,命中报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