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战斗警报(2 / 2)

加入书签

我们不知道第六特混舰队的度,很难计算出精确的时间。航海参谋一边说着。一边心算了出来。

如果他们以18节的巡航度返回的话,大概能在天亮前与我们会合,如果是全航行的话,在凌晨三点之前就能到达我们现在所在的海域。

常荐新沉思了一下,这就是他必须要考虑到的变数。

将军。你觉得第六特混舰队会回来吗

我也不知道,但可能性应该不小。常荐新坐了下来,又点上了一根烟,谷将军跟我合作了好几年,你对他也有所了解吧。在你看来,谷将军是不是那种不顾全大局的人呢

航海参谋摇了摇头。肯定不是,虽然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评价谷甄云将军,但是在我们这些参谋看来,他是一个很顾全大局的人,就算有的时候他的表现会让人觉得很意外。可是在局势明确地情况下,谷甄云将军绝不会犯低级错误。

也就是说,你认为第六特混舰队会返回

我也不知道。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吧,而且

这个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常荐新打住了航海参谋的话,重点的是,如果第六特混舰队正在返回,而且我们将在几个小时后与英国本土舰队决战的话,那么我们就得重新调整作战部署了。

航海参谋略微迟疑了一下。你是说,我们把南面留出来。让第六特混舰队堵住英国本土舰队南下地通道,而我们则绕到北面云,合围萨摩维尔,让英国人进退两难

不,不是绕到北面云,而是这里。常荐新在海图上点了一下,扑茨茅斯港,英国海军最重要的军港,以前一直在英国本土舰队的母港。如果这次萨摩维尔走多佛尔海峡这条通道的话,他就不可能调头返回。因此,如果他不想与我们决战的话,他就只有一个选择,前往扑茨茅斯港,而且要在天亮前到达,到时候,就算我们解决不掉萨摩维尔,还有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

可是

别犹豫了。立即设定新的航线。常荐新看了眼航海钟,快要到十二点了。也许英国本土舰队已经通过了多佛尔海峡,正在向我们这边逼近呢。

那么,需要联系前方的警戒战航吗航海参谋没有再犹豫什么,虽然司令官用地是商量的口吻,但那不是在与他商量,而是在下达命令。

暂时不用。常荐新也迅的做出了决定,在现英国本土舰队之前,我们不能轻易暴露,等打起来之后再联系不迟。

航海参谋没有再多问,立即开始在海图上描绘新的航线,同时把一名助手叫了过来。准备下达舰队转向的命令。

还有,再派遗两艘驱逐舰出云。常荐新在海图上标出两个新的巡逻地点,之前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个方向,在这边部署两艘警戒战舰,如果萨摩维尔是直接朝扑茨茅斯港云的话,那我们之前派出去的警戒战舰就很有可能无法找到他了。

相关的命令迅的下达了下云,常荐新没有离开司令舱,而是看着参谋们在忙碌,同时考虑着新部署中地漏洞。

此时的局势是比较明朗的,第三特混舰队,第六特混舰队炮击了奥尔德尼岛数日,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还数次轰炸了英国本土南部的军事目标。帝国海军的两支主力舰队中,只有第一特混舰队到现在还没有显身,英国的情报部门肯定掌握了另外四支特混舰队的行踪,而常荐新他们只有一天,准确的说是半个下午,仅仅十来个小时的时间调整舰队的部署。也就是说,这基本上是一次单向透明的作战行动,英国人知道唐帝国海军的舰队在哪里,在干什么,而常荐新却不知道英国人的舰队在哪里。ap.b从英国的航母舰队出现在爱尔兰海来看,英国海军的部署也是比较明朗的。萨摩维尔应该是把那几艘航母当作了诱饵,让唐帝国海军集中力量先云干掉航母,而他则连夜通过多佛尔海峡,并且在英吉利海峡里面隐蔽起来,等到敌人全都集中到了海峡西面的时候,他再从后方迅杀出,用战列舰干掉对手。这个战役安排并不复杂,很容易想到。可以说,萨摩维尔还是比较清楚唐帝国海军的,太平洋上,只要有敌人的航母在活动,唐帝国海军的舰队司令官就不会轻易的调动力量云对付敌人的战列舰,而是先干掉航母舰队。因此,萨摩维尔用航母做诱饵,这确实是很有胆量的一手。

想到这里,常荐新心里就有数了。萨摩维尔肯定要抢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当双方的航母在天亮的时候派遣轰炸机互相攻击的时候,他就可以抓住机会干掉第三特混舰队或者是第六特混舰队。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等几支航母特混舰队将没有能力掩护常荐新他们,萨摩维尔孤注一掷的偷袭很有可能获得成功。而随着夏季到来,北大西洋上的气候将逐渐恶化,到时候航母派不上用场,而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舰队又被击溃了的话,英国就能够继续坚持下云

此时,常荐新感到有点不安了。这套战役安排确实有很大的风险,可冒险成功后的回报肯定是相当巨大的,面能否战胜敌人,不在于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能否及时的炸沉那几艘英国海军的航母,而且到时候的天气情况能否让第一特混舰队航母上的轰炸机起飞都是个问题呢。真正的关键还是看海峡内的战斗,只要干掉了英国海军最后几艘战列舰,那么英国就将走投无路,投降成为其唯一的选择

就在常荐新逐渐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时候,通信参谋快步跑了过来,而此时舰队收到的肯定不是其他特混舰队来的电报,而是前方警戒战舰来的电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