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举棋不定(2 / 2)

加入书签

坎宁安立即联系了歌德福伊,要求歌德福伊与他一起北上,可歌德福伊的答复很果断。法国远征舰队的状况已经糟糕到无法继续作战了,必须返回开普敦。两人还差点争吵了起来,最后坎宁安不得不放歌德福伊南下。而他自己则率领英国远征舰队返身北上。当然,坎宁安没有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那是通知开普敦的英国远征军地面部队指挥官,让他控制开普敦地油库,在英国远征舰队返回之前绝不能为法国远征舰队里的战舰补充燃料,以防止法国远征舰队逃回去

也就是说,在六日上半夜的时候。坎宁安就已经率领英国远征舰队以最快的度向北航行,而此时英国远征舰队距离欧罗巴岛大概有55o海里,距离莫罗尼大概11oo海里。按照这个度,英国远征舰队可以在九日凌晨左右到达莫罗尼南面大概1oo海里处,如果行动及时的话,就可以迅打下莫罗尼,然后再去追击正在撤往科伦坡的唐帝国舰队。

可见,坎宁安的决策是非常果断地,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新的决定。这是坎宁安的一个特点,而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很简单。

新的命令中明确提到,不能让唐帝国的主力舰队离开印度洋,而他率领英国远征舰队北上的目的。就是要将唐帝国的主力舰队留下来

在当时地情况下,坎宁安考虑到的不是唐帝国的舰队回科伦坡维修,而是将返回太平洋。也许唐帝国方面已经知道美国正在策划反击了,而且莫罗尼已经打了下来。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一时半会之内根本就无法威胁到北印度洋地航线。就算是最保守的估计,唐帝国都很有可能把第一特混舰队调回太平洋战场,只留下第三特混舰队在这边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周旋。而这正是英国海军部给坎宁安的新命中所不允许生的情况。因此,坎宁安必须要采取行动,迫使第一特混舰队留下来

最有效地办法自然是歼灭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可这在眼前是办不到的。那么,就只能想办法与第一特混舰队周旋,而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攻打莫罗尼,重新占领这个据点,打开前往北印度洋的通道,只要北印度洋航线受到了威胁,那么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就不能离开印度洋。然后,坎宁安可以设法与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周旋,就算是打不过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只要不被对手找到,而且让唐帝国感受到北印度洋航线时刻都受到了威胁,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坎宁安的行动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也没有想过要这么快就与唐帝国的主力特混舰队决战。特别是在歌德福伊不再听从他的建议,率领法国远征舰队返回开普敦之后,坎宁安更没有获胜的希望了,别说去对付第一特混舰队,只要被第三特混舰队逮到,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第三特混舰队。因此,在坎宁安的计划中,他只是想去炮击莫罗尼,甚至不需要占领莫罗尼,就可以让唐帝国感到如芒在背了。

这个计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就在舰队以28节的度到达了欧罗巴岛附近海域的时候,一封新的电报来,唐帝国海军的第一特混舰队突然出现在了莫罗尼,而且好像有几艘战舰遭到过鱼雷攻击,舰体严重数损,而且进水不少,第一特混舰队的航母也回到了莫罗尼,不过没有现第三特混舰队,以及那些补给船只,登6舰艇的踪影。而这就是莫罗尼的谍报人员出的第二封电报,也是最后一封电报。

本来这封电报的问题并不大,可坎宁安却产生了怀疑,那几艘远洋潜艇还在开普敦港里面躲避风浪呢,那么,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是被谁的鱼雷击伤的肯定不是英法海军的潜艇,可问题是,在印度洋的西部海域,还有别的潜艇对第一特混舰队构成了威胁吗显然没有,美国部署在澳洲的潜艇不过就在印度洋的东部,靠近澳洲大6的海域活动而已,根本就无法航行到印度洋的西部来除非这是被唐帝国海军自己的潜艇误伤的,可是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唐帝国海军的潜艇艇长难道识别不出自己国家的战舰

本来谈仁皓演这出戏的目的不是要迷惑坎宁安,而是要让莫罗尼的敌谍报人员出电报,因此这出戏演得过头了。坎宁安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他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可问题是,现在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回到了莫罗尼,而第三特混舰队在哪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返回了科伦坡的话,那就得趁这个机会,在夜间杀到莫罗尼去,炮击第一特混舰队,解决掉最大的威胁,到时候单独对付第三特混舰队的把握就更大了。如果第三特混舰队没有返回科伦坡的话,那就肯定藏在科摩罗群岛的某个地方,等着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去送死呢

怎么办坎宁安在分析了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后,做了一个新的决定,舰队放慢前进度,把预定到达莫罗尼的时间延迟十几个小时,这不但给了他更多的时间来获得更多的情报,以准确判断战场上的情况。

另外,到时候舰队将在夜色中到达莫罗尼,而这就可以避免遭到第一特混舰队轰炸机的打击,就算第三特混舰队在附近,他也可以借着夜色掩护撤退。

做出了这个新的决定后,坎宁安一边下令舰队减,一边设置了新的航线。实际上,当时第三特混舰队正在准备南下,而且,正因为坎宁安做出的新决定,导致了英国远征舰队与唐帝国的第三特混舰队于九日凌晨两点时,在莫罗尼南面大概第一特混舰队就在第三特混舰队北面大概7o多海里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