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浮出水面一(1 / 2)

加入书签

孙立的回话让刘林整个人几乎冰凉,建康王已经死了。他不能相信这是实情,建康王如果薨逝了,那北朝渤海垂涎南朝鱼米之乡这么多年,这个时候必定会趁机兴兵南下。

新帝继位的时候,渤海只是向边境增兵,并没有开始实质的行动。如果这个消息传到了北朝,南朝在军中威望甚高的大将军王李凌,他的死那是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刘林也伤心了好一会儿,建康王与自己有师徒之名,对他又有知遇之恩。刘林冷静了一会后,觉得这件事有点过于蹊跷,怎么建康王薨逝的消息连在京中、宫中有眼线的湖州王还不知道,高新与孙立却已经知道了?

湖州王如果知道建康王死了,他肯定会悲愤异常,刘林这点不会看不出来。刘林怀疑的问:“这消息你们从哪听到的?另外你们怎么知道我在湖州?”

高新与孙立回忆起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经过。

征西八府残部的战报送到南都,惊动了整个朝野,五万兵强马壮的正规府军,进入大理地界后不足十几天,便被分解消灭,只余四千众突围退回宜州府。

就是这四千多人的残部人马,在突围成功后向宜州府撤退过程中,又遇到了一小股南蛮族兵。两军避无可避,南蛮族兵人数太少,加上早已经脱离了大队的南蛮军,被八府残部四千人马一举歼灭,并抓获了三十几名俘虏。令人吃惊的是,据后来俘虏招供,这些人全都是归属于大理府军总管陆尚的部下。

这样的一条战报送到了京城,朝中原本认为秀山县刘林的奏折是正确的大臣们,在以卿居正、袁培杰为首的数位大臣的联名请谏下,皇帝宣旨为秀山县令刘林平反。孙立与高新也从刑部大牢中释放出来。

战报中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南诏的军力已经超过了八万之众。如果说南诏有三万大军,那还可以理解为加入了大理府军。这八万的巨大数字让皇帝、柳群集、兵部和众朝臣都开始惊慌了。

当天早朝过后,皇帝留下了柳群集、勾程、卿居正、袁培杰、阚禁等数位重臣商讨对策。皇帝登基不久,各地选贡的美女多达一千余名,皇帝终日沉浸在后宫之中。新朝伊始,朝政与京城的兵权已经落在了国丈柳群集的手中。

对于南蛮的叛乱,朝臣们几乎都是支持再派大军征剿,阚禁主张派遣蜀王与岭南王两部人马,合击南蛮。可柳群集与袁培杰他们分析了战报之后,吸取了大理府军冒充南蛮军的教训,也开始觉得南蛮实力不应该有八万族兵,也不可能有精良的硬弩与轻弩。南蛮族的幕后,定还有强有力的支持者,甚至是操纵者。他们主张先不要动蜀王和岭南王的军队,老皇帝驾崩后,一个在西一个在南手握一方军权的王爷,不得不让新帝有点猜忌。

最后柳群集与勾程奏请派出湖州王军出征,声称湖州王少年英雄,善谋略,颇有少年时期建康王的将风。另湖州王乃帝之嫡亲皇弟,他有着西征南蛮的责任。

卿居正与袁培杰、阚禁三位大臣反对无果,皇帝准了柳群集的奏,征调湖州王部兵马征讨南蛮。

南蛮敌军不低于八万,而湖州军仅三万余人,这样的悬殊也太大了点。卿居正又请皇帝另增派兵员为湖州军所用,可兵部以守卫京师外围的四营兵马责任重大,不可擅动。而长江沿线的驻军,又有北御强邻的重责,不能调动。最终兵部的调令到了湖州,仅湖州王一部人马进军西南。户部下拔的粮草也开始缓缓向石城府调运。

高新与孙立在夜里被放出刑部大牢以后,身无分文的他们来到了建康王在西湖边上的王府别苑,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够打听到刘林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