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三种策略(1 / 2)

加入书签

探马报信一向以语言简练著称,但是这一句话好歹也有三十来个字,涉及到地名、人名、官职、兵种、人数这么多的元素,李世民听到耳朵里的竟然只有两个字。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靺鞨?现在应该叫大唐的燕州!天子御驾亲征,臣子冲过来替对方打个头阵,这种叛国的行径要是能忍,还有什么是不可忍的?

这些都不重要,李世民经多了叛乱,见多了造反,他这点举动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真正让李世民脸沉下来的理由,其实是另外的八个字。

“儿若罹难,靺鞨之罪。”李承乾写下的这八个大字,赫然浮上李世民的心头。

李承乾从小到大没向爹述过一次苦,没向爹求过一次助,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自己真的当成过爹,他一直当自己是皇帝,纵然是父也是君父,君字在父字的前面。

李承乾第一次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把无助与恐惧摊在自己的面前。

李世民这会儿恨不得把靺鞨这两个字都挫骨扬灰,只要能安抚儿子那颗脆弱的心灵就好。

“再探。”李世民一摆手打发走了探马,然后马上召集众臣一起商议此事。

群臣依次走进中军帐坐好,李世民向下扫视一通,让大家分析一下当前形势,大家都挺谦虚,一致请皇帝先说。

别人谦虚别人的,李世民不谦虚,他就大大方方的开始分析:“高句丽北部耨萨高延寿带兵前来援救安市城,依朕看来他有三策可行。”

能把“将心比心”这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人,非三军之帅莫属。三军之帅就是执棋的人,下棋不能光想着自己该怎么走,也要想想别人会怎么走。

唯有提前预判敌人的走位,才能够准而无误地果断出击,一击而必中,否则只能是被动地见招拆招,拆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都不是你自己能拿出什么方案来对敌,而是你必须站在敌人的角度真心实意地先替他想想,他该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知不只是知道对方的一些情报,像有多少人马、有多少粮草、在哪里驻扎等等,还要知道对方可能会采取的一些策略。

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情报还可以派探子去查看,对方会用什么策略,该如何知晓?料敌之策,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玄的样子。

兵书有云: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擅长作战的人,知道敌人有什么,就能知道敌人缺什么;知道敌人缺少什么,就能知道敌人富余什么。

推断能力是最基本的,不具备这个能力是没有资格统率三军的。

领导必须要做下面人的眼睛,下面的人可以看不到,你必须要看到,下面的人可以想不到,你必须要想得到。m.

一军之帅必须要有料敌为先的本事,李世民最大的爱好就是炫耀他的这个本事。

“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

李世民一脸的得色,仿佛他替敌军想出一个高招很值得骄傲一样。

他说高延寿如果带引兵马直至前沿,与安市城连为保垒,占据高山的险恶地势,坐吃城内的粮食,让骑兵抢掠我们的牛马的话,我们想打又不能马上取胜,想要退兵又有泥沼阻隔,以此困住我军,这是上策。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想出的这个策略相当的出色,援军也不代表上来就你一刀我一枪的开战,援助的方法多的是。

高延寿如果采用这个办法,只需要选个好的地势安营扎寨,他们可以吃安市城内的粮食,而唐军的粮草有限,并且他们可以不断地抢掠骚扰唐军。

唐军想进一步又攻不下来安市城,想退一步,后面全是沼泽地,加上天越来越凉了,唐军心生退意,困他们一段时间,不用一兵一卒,胜利就到手了。

李世民又笑微微地说道:“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李世民觉得他们与城中的军民一道,乘夜全部逃遁,这是中策。

所有人都跑了,留下一座空城,你得到又有什么意义?城中能拿走的东西全拿走了,半粒粮食、一丝布条也不会给你留下的。

你们不是想攻城吗?城给你了,等你攻破城门,进入城中,发现对方给你玩了一手坚壁清野,那时你就该欲哭无泪了。

无论你是在城中搜寻也好,沿途追赶也好,都一样的一无所获,只要多拖一段时间,你就会沦落到粮草告磬、冬衣没有的地步,想回大唐都只能是梦里想想。

唯有不自量力地来与唐军交战,这才是下策。818小说

一来唐军士气正盛,这并不是交战的好时机,二来你一旦战败会使安市城内人心惶惶,使他们从绝境陷入到更深的绝境之中。

李世民料定他们必然会出下策,他志得意满地对群臣说道:“他们被擒的模样,现在就映射在我的眼中了。”

成擒在吾目中矣,这就是天可汗的自信与霸气!

仗还没开始打,就已经预见到了结局,他们必然会跪伏在我面前成为俘虏!

一句话点燃了众将的战斗激情,一个个兴奋得老脸通红,巴不得高延寿的人马立时就出现在面前。

“陛下,我们是盼着开战。”张士贵站起来朝上一揖,说道:“那他们要是不来跟咱们打,可怎么办?”

咱们这边自己说得挺热闹的,好像对方都是傻子一样,一张嘴就料定人家必出下策。

那人家要是有个不傻的,也看出了门道,就不跟咱们打,那咱们不就进退两难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